guandan99的部落格
跳到主文
歡迎光臨guandan99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部落格全站分類:
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r
17
Thu
2016
11:32
跟著學讓你長壽10 年,拉筋術12 招式!
close
跟著學讓你長壽10 年,拉筋術12 招式!
拉筋術是一些簡單可行,而且立竿見影的中醫自然療法,
以下提到的拉筋術就是中醫精髓,最實用的內容了。
拉筋術自然療法這樣實用的方法就千萬不要錯過哦!
◆ 筋縮的症狀
現代人的流行病,是二十幾年前不可想像的:
老年人的頸椎痛、腰腿痛、高血壓居然在年輕
人中流行,而且疼痛的部位更多。
老人的痛症是年輕時積累諸病的顯現與人體
功能自然退化的綜合結果;
年輕人的痛症則多是高科技的副產品,電腦、
電視、遊戲機和汽車的出現導致人體以同一姿
勢長時間不動而氣血瘀堵;
其次是因為空調,在夏季人們穿衣最少的時候
它像個無形殺手,將寒濕不斷灌入人體,堵塞
氣血的運行,形成痛症。
對治痛症的辦法,除了常規的針灸、推拿之外,
最有效的新手法當首推朱大夫發明的拉筋法和正骨法。
其中拉筋法可以由病人自己在家裏或辦公室操作。
很多人的痛症經過1-2次治療以後,勿需再花錢
和時間反復治療,就在家裏遵醫囑拉筋即可康復。
◆什麼是筋縮?
在醫學古籍中,古人將筋症分為筋斷、筋走、筋弛、
筋強、筋攣、筋萎、筋脹、筋翻及筋縮等,筋縮是
其中之一.
但其涵義和解釋並不清楚,對於這些病症的臨床
記載並不多,中外醫學書籍亦難找到詳細的論述。
◆筋是中醫的舊稱,西醫統稱為肌腱、韌帶、
腱膜等;縮,有收縮和痙攣的意思。
簡單來說,筋縮就是筋的縮短,因而令活動受限。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條大筋,從頸部開始引向背部,
經腰、大腿、小腿、腳跟至腳心。
◆解剖學裏沒有提及這條大筋,它就像經絡穴位,
並無有形的位置,但當你接受治療時,就體會到
這條筋的存在。
◆人為什麼會筋縮?
◆人是動物,過久不動則易筋縮。
當筋受傷後,會產生反射性的收縮和痙攣;
久坐亦會造成筋縮。
科技進步使生活舒適多了,多數人使用電梯、
汽車,令運動量 大大減少,筋縮也因此增加。
那些長期坐著工作的白領們,尤其是老闆,
連一杯水都要職員送到手上,所以筋縮的
可能性大增。
從前筋縮多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幾年
間電腦普及,幾歲大的小孩就玩電子遊戲機,
年長些的玩電腦,坐的時間長了,
姿勢不正確,電腦的擺放位置不適當,電腦桌
下又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雙腳伸展活動,背腿的
筋肌遂漸漸收縮,日久便會造成腿的筋縮。
比如一位八歲小孩,全身都錯了位,常常對母親
說手腳感到麻痹,周身不舒服,時哭時吵,家長
也不明原因。
職業司機也是高危一族,因為他們整天屈膝坐在
狹小的車廂內,筋骨難以伸展,背、腿的筋肌
容易收縮,造成筋縮。
◆愛運動的人為何也會筋縮?
有人不明白,他們幾十年來經常打球、
游泳,為什麼還會有筋縮呢?
問得好!首先,你做運動前是否先做熱身運動?
其次,你是怎樣做熱身運動的?
是否認真做了拉筋舒展運動?
大部份人都說沒有做熱身運動,只是隨便動動手腳
、揮揮手臂,幾分鐘了事,其實這已經算不錯了。
很多人根本沒有做熱身運動。
而運動員在比賽前早已做好一切必須的關節、肌肉、
筋腱等熱身運動,到了運動場只是再松一松。
第三,有些運動動作過於單調重複,某些部位頻繁
運動,而其他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爾夫、網球;
另外,游泳時如果水溫太低,也容易引起筋縮。
成年人即使有筋縮,一般對生活都暫時沒有太大影響,
所以感到腰、背痛時也不會想到是因為筋縮的緣故,
其實這正是筋縮的先兆,只是他們根本不認識這種病症。
西醫的物理治療科、脊椎神經科、骨科對筋縮病沒概念,
所以很多病人曾看過中、西醫的不同科,結果只能得到
很多不同的病因及病名,醫生不懂何謂筋縮,當然亦
無法有效地治療了。
◆筋縮的症狀有哪些?
筋縮可導致五花八門的症狀,歸納起來如下:
1. 頸緊痛 2. 腰強直痛 3. 不能彎腰 4. 背緊痛
5. 腿痛及麻痹 6. 不能蹲下 7. 長短腳
8. 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
9. 步法開展不大,密步行走
10. 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
11. 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
12. 轉身不靈活 13. 肌肉收縮/萎縮
14. 手不能伸屈(手筋縮短)
15. 手、腳、肘、膝時有脹、麻、痛感,活動不順
我十幾年臨床經驗,創出一套拉筋法,
讓患者在專家指導後自行拉筋治療,效果顯著。
中醫雖然沒有專門針對筋縮的療法,但各種撐拉
的方法在習武、氣功、 瑜加鍛煉中一直存在。
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所以長壽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軟的筋骨。
目前西醫還沒有筋縮的概念,很多病人被治療了
很久還不知病因何在,比如有的筋縮就被當作
腰椎間盤突出。
拉筋過程中,一般醫師認為當患者感覺到筋被
拉緊疼痛時便要停止,以免拉傷筋肌。
其實正是因為筋縮了,不易拉開,所以愈緊愈要
拉開,不然它就愈縮愈緊了,它被拉過痛點後就
會松多了。
但也不是不顧一切拼命拉!
沒病痛的人想避免筋縮可每天拉筋。
平日堅持拉筋就是最好 的保健法之一。
◆拉筋的療效――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拉筋的
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性功能,間接療效則
數不勝數。其原理何在?
首先,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經絡相同,
故筋縮處經絡也不通,不通則痛。
拉筋過程中,胯部、大腿內側、膕窩等處會有
疼痛感,說明這些部位筋縮,則相應的經絡不暢。
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
於是“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腰膝、四肢
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因此消除、減緩;
◆其次,拉筋可 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
這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督脈是諸陽之會,
元氣的通道,
此脈通則腎功加強,而腎乃先天之本,精氣源泉,
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賴於腎功能的強大。
督脈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腦髓,故脊椎與
腦部疾病有千 絲萬縷的聯繫。
◆任督二脈在人體上是個迴圈的圈,各種功法要
打通的任督二脈即是此意。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
排毒系統,也是抵禦風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經通
暢,則 風寒難以入侵,內毒隨時排出,肥胖、
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狀自然消除、減緩。
◆膀胱經又是臟腑的俞穴所在,即脊椎兩旁膀胱
經上每一個與臟腑同名的穴位,疏通 膀胱經自然
有利於所有的臟腑。
按西醫理論解釋,連接大腦和臟腑的主要神經、
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兩邊的骨頭上。
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掃清了很多看得見
的堡壘、障礙和看不見的地雷、陷阱。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
比如凡拉筋時膝痛而不直,則定有筋縮症,
筋縮則首先說明肝經不暢,因為肝主筋,而
肝經不暢脾胃也不會好,因肝屬木,脾屬土
,木克土。
如胯部、膕窩(膝蓋反面)痛說明膀胱經堵塞,
腰有問題。膀胱與腎互為表裏,共同主水,凡
膀胱不暢者腎經也不會通暢,浮 腫、肥胖、
尿頻、糖尿病等皆與此相關。
躺下後後舉的手臂不能貼到床面,則表明有肩周炎。
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舉的腿不能伸直,下落
的腿懸在空中不能落 地,表明筋縮嚴重,不僅有
腰腿痛症,可能內臟也有諸多問題。
人從生到死的過程,就是個由軟變硬的過程。
嬰兒氣血最暢,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嬰兒形容柔,
人長大後氣血逐漸不暢,身體也因此逐漸變硬。
其最大區別是,拉筋簡單、有效,即學即會,
對絕大多數各類腰、背、腿痛症患者,可一次
性當初見效,可謂立竿見影;
2、適用面、普及面很廣,男女老少 鹹宜,
家裏、辦公室皆可,防病、治病、健身皆有效;
3、牽引、跳舞、壓腿、瑜珈均處動態,容易
失控受傷受傷,惟拉筋處於靜態,但拉筋時間
和強度可自己掌 握,無論仰躺還是站立式拉筋
都不會轉動腰部和關節,所以不易拉傷,安全
指數較高;
4、拉筋法將筋拉得更徹底,將從頸椎到腰背、
膝後、腳跟、髖關節及大腿內 側的筋全部拉開,
對全身病灶和不通的經絡有“地毯式轟炸”的
掃蕩作用。而其他運動多隻拉開局部的筋;
5、拉筋時既可閉目養神,又可聽音樂、冥想,
可謂“革 命生產兩不誤”。
◆拉筋術特別注意:
◆1、凡有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症、
長期體弱的患者等,一定要先請示醫生是否
適合做這類拉筋法,因為有筋縮的人在拉筋
時一定會痛,忍受疼痛時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有骨質疏鬆的患者慎防骨折、骨裂;
體弱者也可能因疼痛而暈厥,所以不要
“好心做壞事!
◆”凡老人、病人都不宜操之過急,
可放一小枕頭將頭稍稍抬 高,以避免血沖腦部。
只要長期堅持,就會日久見功夫。
◆ 2、如在拉筋時發現患者手腳發麻、冰涼、
臉色變青、出冷汗,西醫稱之為過度呼吸綜合症。
處理辦法是,用紙袋或者塑膠袋罩住口鼻,形成
封閉系統,約5分鐘後症狀會消失,恢復正常。
拉筋術這是中醫整體療法,跟“頭痛治頭,腳痛治腳”
的西醫不一樣,拉筋術無需知道具體的穴位,也可以
簡單可行的疏通人體各大經絡!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所以拉筋術可以有效去除各種疼痛!
而且這也是自然療法,沒有副作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guandan99
guandan99的部落格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 PIXNET 刪除長期未登入帳號通知
[公告] 「行動管家」APP 已於 2024 年 5 月 22 日下架
[公告] 「新型態文章」已於 2024 年 6 月 28 日終止服務
活動快報
【全民...
震撼登場!驚喜連連!超多款精選試用等你來挑戰,搶...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溫馨小品 (1)
自然療法 (2)
未分類資料夾 (25)
談古說今 (6)
養生保健 (30)
影音欣賞 (6)
觀念分享 (68)
生活小品 (61)
談古說今 (14)
養生保健 (6)
影音欣賞 (6)
未分類資料夾 (22)
觀念分享 (59)
溫馨小品 (11)
生活小品 (62)
自然療法 (1)
談古說今 (11)
影音欣賞 (11)
溫馨小品 (9)
養生保健 (24)
未分類資料夾 (19)
生活小品 (89)
觀念分享 (34)
休閒旅遊 (1)
影音欣賞 (6)
自然療法 (8)
談古說今 (8)
溫馨小品 (9)
未分類資料夾 (24)
生活小品 (130)
觀念分享 (31)
養生保健 (22)
影音欣賞 (4)
笑話集 (2)
溫馨小品 (5)
養生保健 (19)
未分類資料夾 (8)
談古說今 (10)
生活小品 (98)
觀念分享 (53)
影音欣賞 (1)
自然療法 (1)
未分類資料夾 (8)
養生保健 (7)
溫馨小品 (13)
談古說今 (13)
生活小品 (117)
觀念分享 (55)
笑話集 (2)
溫馨小品 (11)
養生保健 (18)
休閒旅遊 (1)
生活小品 (92)
未分類資料夾 (14)
觀念分享 (63)
談古說今 (14)
養生保健 (7)
談古說今 (24)
觀念分享 (44)
生活小品 (115)
未分類資料夾 (8)
笑話集 (2)
養生保健 (1)
影音欣賞 (1)
自然療法 (1)
笑話集 (19)
溫馨小品 (5)
生活小品 (71)
觀念分享 (38)
談古說今 (32)
未分類資料夾 (47)
養生保健 (675)
瑜珈簡介 (21)
心靈小品 (13)
中醫養生 (117)
觀念分享 (15)
養生保健 (55)
人生感悟 (762)
未分類文章 (85)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9 八月 (66)
2019 七月 (3)
2018 八月 (4)
2018 七月 (4)
2018 六月 (43)
2018 五月 (92)
2018 四月 (64)
2018 三月 (73)
2018 二月 (97)
2018 一月 (111)
2017 十二月 (103)
2017 十一月 (87)
2017 十月 (30)
2017 九月 (93)
2017 八月 (86)
2017 七月 (104)
2017 六月 (87)
2017 五月 (88)
2017 四月 (98)
2017 三月 (68)
2017 二月 (72)
2017 一月 (77)
2016 十二月 (66)
2016 十一月 (50)
2016 十月 (61)
2016 九月 (81)
2016 八月 (93)
2016 七月 (72)
2016 六月 (15)
2016 五月 (64)
2016 四月 (75)
2016 三月 (88)
2016 二月 (75)
2016 一月 (62)
2015 十二月 (70)
2015 十一月 (53)
2015 十月 (77)
2015 九月 (48)
2015 八月 (52)
2015 七月 (59)
2015 六月 (64)
2015 五月 (106)
2015 四月 (88)
2015 三月 (18)
2015 二月 (22)
2015 一月 (6)
2014 十二月 (4)
2014 十一月 (10)
2014 十月 (11)
2014 九月 (10)
2014 八月 (2)
2014 七月 (21)
2014 五月 (12)
2014 四月 (12)
2014 三月 (6)
2014 二月 (16)
2014 一月 (8)
2013 十二月 (3)
2013 十一月 (1)
2013 十月 (2)
2013 八月 (22)
2013 七月 (29)
2013 六月 (34)
2013 五月 (31)
2013 四月 (35)
2013 三月 (40)
2013 二月 (2)
2013 一月 (24)
2012 十二月 (25)
2012 十一月 (1)
2012 十月 (22)
2012 九月 (21)
2012 八月 (25)
2012 七月 (18)
2012 六月 (25)
2012 五月 (18)
2012 四月 (21)
2012 三月 (22)
2012 二月 (6)
2012 一月 (25)
2011 十二月 (11)
2011 十一月 (1)
2011 一月 (1)
2010 七月 (1)
2009 十月 (1)
2009 四月 (1)
2008 九月 (3)
2008 七月 (1)
2008 六月 (3)
2007 五月 (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 Code
POWERED BY
(登入)
關閉視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