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9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瓜粥]和[南瓜湯]!護理長分享說:老爸壽逾九十,享受南瓜粥和南瓜湯

很多年了,見證:腦子清楚、記性奇佳、排泄蠻好。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友記憶力退化是失智前兆?認知障礙8個訊號,改善有好辦法/

癌症治療後,不只身體需要復原,療程中可能傷害大腦認知、情緒與生活功能,也該全面關照並且重建。

尤其高齡者失智症率上升,癌友該如何分辨是治療短期影響,

還是已有失智前兆?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罕見,

高齡者失智症率持續上升。預估到了 2050 年,人口將

突破百萬人。除了高齡與失智的風險關聯之外,在癌症

治療的過程中,部分病友會經歷所謂的「化療腦」

感覺記憶力變差、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變慢、

思路卡住,甚至有些人懷疑自己是否走向失智。  

化療腦算是一種腦傷嗎?癌症如何影響大腦?台灣失智症

學會理事王培寧解釋「化療腦」因為治療導致認知功能下降

的現象,並非只出現在接受傳統化療的病人,包括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等新型療法,也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的運作。

即便癌症本身未轉移至腦部,其釋放出的發炎物質、

細胞激素,可能透過血液循環影響大腦功能。治療期間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美國,估計有五百四十萬的人被確診為老人痴呆症,

這個數字隨着人口老化還在迅速增長,其中的一位叫史帝夫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胸悶、胸痛不要忍!5大警訊別輕忽原在聊天,身體不適騎車返家,

不料途中倒地身亡。檢警釐清死因為心血管疾病。

5原因可能引發胸悶、胸痛?肚子痛、嘔吐也可能是心肌梗塞?

「胸悶」是心臟可能出現問題的一種警訊。

「通常症狀出現很久了,因為只持續幾秒鐘,很多人往往忽略

嚴重程度,」台大醫師王宗道說,「女性的表現更不典型,

出現疲倦感、失眠、焦慮等不同於心臟病發作的症狀,

所以女性死亡率往往更高,通常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

治療效果會比較差。」  *辨識「胸悶」症狀:

 1.*狹心症(心絞痛)在休息、上下樓梯、搬重物、快走等

運動過程中,感到像石頭壓住般的胸悶、透不過氣,持續短暫

幾秒鐘到數分鐘,休息可好轉。 「冠心病平時沒有症狀,

大約要到血管阻塞70%後,才會在活動後感到悶,通常

休息一下就好了;如果連走平路都不舒服,血管多已塞

到90%以上」。這時因為血管嚴重堵塞,從有胸悶症狀到

突發心肌梗塞的時間可能很短,因此一旦出現胸悶症狀,

就應立刻就醫檢查。 

2.急性心肌梗塞胸前有劇烈壓迫感,有如百斤大象踩在

胸前的悶痛,甚至會轉移到左肩、下巴、手臂,可能伴隨著喘、

噁心感或冒冷汗。 因為年齡、性別,心臟病症狀也會不同。

30~50歲患者通常有劇烈胸痛;50歲以上常是喘、意識改變、

上肢疼痛、昏倒、全身無力;80歲以上則可能沒有胸痛,

卻出現肚子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對於年紀大的患者,

只要是腹部以上的疼痛,都需要將心肌梗塞列入可能之一,」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醫師陳冠群提醒。一旦發生了上述狀況,

必須立刻送醫。 

3.主動脈剝離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從心臟出發,

到頸部轉彎再往下延伸。血管內有很多分層,會因為高血壓、

高血糖、高血脂、胸部外傷、結締組織較為鬆散、吸毒等因素

,導致血管內壁破裂,血流衝進內層,到不了全身,

就可能引起腦、下肢的壞死,「國外死亡率高達40%,

能夠成功進開刀房甚至出開刀房的人只有八分之一」。

當主動脈剝離時,患者會感覺到胸前強烈的撕痛感,甚至痛感

會延伸到後背部;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因為血液到不了腦部

而立刻昏倒,到不了上肢,也會量不到血壓與脈搏,須立刻急診。

4.4.肺栓塞通常是下肢出現血栓,血塊回流到肺臟,

塞住了肺部血管導致肺栓塞。肺栓塞發病前沒有特殊症狀,

在發生初期,因肺臟交換氣體受到影響,會出現喘的症狀,

在後期才會出現肋膜胸痛感,有些可能有大小腿紅、腫、

熱、痛的症狀。

5.肺部急症除了心血管的問題外,肺臟的急症也要小心。

肺臟雖然沒有痛覺,不會直接以疼痛表現,但肺臟外圍的肋膜

一旦受到肺部急症,如肺炎、氣胸、肋膜積液、結核性肋膜炎、

膿胸、心包炎等等的刺激,都會造成肋膜痛,容易在深呼吸、

咳嗽、翻身時出現側胸有尖銳刺痛的狀況,通常會合併喘的症狀。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裝完心臟支架容易胸悶又累?中醫從源頭改善,傳授護心4大法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第2大死因,目前心血管疾病多能以手術

(如裝支架、心導管、電燒手術或人工心律調節器等)

及藥物控制處理,也有患者經過西醫治療,仍面臨

「症狀未完全改善」、「藥物或手術成效不彰」或

「藥物副作用太強」等問題,這時中醫就能扮演補強角色。

「中醫能彌補西醫做不到的地方,」奇美醫學中心許堯欽是

中西整合醫學專科醫師,治療心血管疾病經驗超過20年,

他認為中醫用另個觀點角度看待心血管疾病,正好能補現代

醫學不足之處。「西醫可控制70%以上的心血管疾病,

其餘30%的患者可以請中醫幫忙治療,以下3種狀況:

1*患者血管狹窄程度沒有超過75%,未達到裝支架標準,

單靠西藥未順利改善。2*裝完支架症狀沒有順利改善。

3*合併其他多器官功能不良,像是慢性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免疫系統疾病等,就醫時,常常必須一次掛好幾種不同科別看診,

建議可以透過中醫,運用辨證原則治療,對人體進行多器官功

能調理,「這是中醫的特色與強項」。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

從源頭做起以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冠心病來說,

西醫與中醫的視角與處理大不同。

**若把血管視為運輸血液的道路,血管阻塞好比土石流崩塌。

當山路被堵住,西醫會以藥物、放支架或取栓手術,

把阻擋物清開,讓道路快速暢通,「中醫會從探究土石流

的源頭下手,看看是上游的水土保持沒做好,包括:防土牆、

植栽不夠的問題,想辦法從源頭去處理,以減少土石流再發生,」

這就是中醫所謂的「體質調理」。這就好像是水土保持的治本工作。

*第一個問題脾胃功能差,會讓血液黏稠度高,堵塞血管,

基本上常用健脾化痰利濕中藥,如苓桂朮甘湯,來加強人體代謝、

降低血脂、預防栓塞「常用於肥胖與高血脂症的病人」。

第二個問題是腎氣腎陽不足時,「水分容易泛溢到肢體、腸胃,

甚至上凌心肺,像年長者的冠心病、心衰竭與腎衰竭,

很多是因腎氣太弱造成,」許堯欽說這時會加入補腎藥物,

如濟生腎氣丸,提高人體能量及利尿,清除淤積的水分,

並降低心血管壓力,進而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有時患者

心絞痛急性發作,他會用血府逐瘀湯、七厘散或丹參、

降真香等活血化瘀中藥,緩解血管痙攣,讓血流通暢,

快速緩解心絞痛所帶來的不適,「不過這是治標,臨床上

會依病情輕重緩急,來選擇治標或治本,」。

  *針對在心導管或支架手術後,感覺到胸悶不舒服的患者,

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主任、心血管疾病的中西醫師龔彥穎觀察,

他們的體質多半屬於「心陽不振」,「把脈時會發現他們的

心脈沉一點」他因為心導管手術會對血管內皮造成傷害,

這時可用四逆湯或生脈飲等中藥,改善心陽不振,約1個月

可看到效果。  針對在心導管或支架手術後,感覺到胸悶不

舒服的患者,體質多半屬於「心陽不振」,把脈時會發現他們

的心脈沉一點。 除了用藥,也要注意飲食,如食用避免冰涼

或生冷食物等寒性食物,中醫認為較易損耗胸中之氣,

引起胸悶不適。至於患者心臟手術後,容易覺得嘴巴乾燥、

口渴,很想喝水,「是因為陽氣被悶住了,」他提醒不要喝冰水

或冰飲,可飲用麥門冬煮茶(麥門冬10~15克,加入1000cc水

煮滾飲用),解渴又不會造成水分攝取過量。

  *愛心、護心應從4大日常保健做起 

   **1.三餐均衡正常+戶外運動,維持心臟充足血流量及

含氧量三餐一定要正常,魚、肉、蛋、菜、飯都要均衡攝取,

讓心臟有足夠營養與血流運作。想要擁有健康的心臟,

就必須保持血液暢通、氧氣充足,除了均衡飲食,平日也

可選擇多去有陽光照耀、空氣流通,以及有大量樹木的地方

走動或運動,這些地方富含氧氣,有益心血管健康。

2.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許多心臟病患者不敢運動,

其實適當運動有助心臟功能良好運作。可從慢走開始,

逐漸轉為快走與加大步伐、擺動雙臂跨步走,每天至少30分鐘,

可以刺激心肺功能與經絡循環。對於年長或不方便外出的人,

建議可在家做平甩功:手臂自然擺動,每擺動5次蹲下1次,

改善全身上下的氣血流動。

3.多練擴胸深呼吸很多人一緊張就心跳加快,學習放鬆

深呼吸很重要。當情緒緊繃及憤怒時,會讓交感神經過度亢奮,

造成心臟的刺激緊縮,建議可練太極拳、八段錦或靜坐

也可練習擴胸深呼吸運動,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調息法」,

做法是:吸氣時頭往上仰,雙手向外打開,胸廓完全開展,

吸氣吸到飽,吐氣時雙手慢慢合起,再慢慢吐氣,愈慢愈好,

可以重複多次。如此一來,便能有助放鬆神經,緩和自律神經失調。   

4.試試穴位按摩可按壓內關、勞宮、神門穴3穴位,有助安神、

維持心律穩定,達到保護心臟效果。方法:穴位按壓下去,

再慢慢放開,可重複多次按壓,每次10分鐘。

1*內關穴:屬於心包經,位於前臂掌側,在腕橫紋上方約3指寬處,

位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可開胸理氣,打通心包經,緩解胸悶疼痛。

 2*神門穴:屬於心經,位在小指側腕橫紋上,握拳時會出

1條肌腱,在肌腱內側的凹陷處即是,具有寧心安神功效。

    3*勞宮穴:位在手掌心第2和3掌骨間,握拳屈指時中指所指的地方。

經常按壓可強壯心臟、穩定情緒,消除心煩、緊張。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暑熱又濕應多吃養脾胃食材

小暑是一年第11個節氣,正所謂「小暑一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過後天氣會愈來愈熱。黃帝內經中提到,「夜臥早起,

無厭於日」夏天養生原則就是可以晚一些睡覺,早一些起床,

跟著太陽作息,且夏季養心,應保持心情愉快。傳統節氣

將小暑到處暑間稱為「長夏」,時間橫跨7、8月,

正當夏秋交替,又濕又熱,容易耗損陽氣,使濕氣難以代謝,

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因此腸胃不適的症狀特別多,可以多攝取

養脾胃的食物。脾胃屬土,因此養脾胃的食材以黃色居多,

味道偏甘平,包括地瓜、南瓜、糙米、小米、玉米、馬鈴薯、

花生、黃豆、黃椒、木瓜、金針等。而薏仁、綠豆、山藥、

苻苓、蓮子、蓮藕、芡實、紅棗、牛肉、羊肉、高麗菜等,

同樣有益氣補脾胃的效果。*小暑濕氣重,脾胃正是除濕的器官,

因此健脾胃的食物有助於排濕氣,身體水分去除後,

身體的熱氣也會跟著排出,也能達到消暑的效果。

*蓮藕有維生素B、C、焦性兒茶酚、鉀、鐵、膳食纖維、

丹寧酸等,有抗氧化、促進胃腸蠕動、補血、止血的作用。

生藕、熟藕各具有不同的功效。*生藕並不是生吃,還是得經

過川燙再食用。生藕性味甘寒,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瘀,

適用於口乾舌燥及火氣大的人;蓮藕煮熟後,性由寒轉溫,

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止瀉的效果,適合胃腸虛弱、

消化不良的人或是年長者食用。容易胃痛、胃脹氣等腸胃不好

的民眾可以蒸蓮藕食用,或是搭配梅子,做成涼拌蓮藕片,

不僅養脾胃,也有開胃、改善食慾的效果。

香蕉100公克含有368毫克鉀、85卡熱量、1.6克膳食纖維。

香蕉含有一種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暑嚴重恐致死從膚色、體溫判別,5步驟快速降溫夏天高溫炎熱,

最怕就是中暑!一般人把頭昏、無力、皮膚發燙都叫作「中暑」,其實輕或中度的熱傷害,只要趕快處理通常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惡化到中暑,致死率高達30~80%。

該如何判別是熱衰竭或中暑?中暑了該如何緊急處理?一次看懂。

中暑嚴重恐致死;從膚色、體溫判別,5步驟快速降溫;中暑嚴重恐致死;從膚色、體溫判別,5步驟快速降溫;*熱到頭暈無力?看懂是中暑還是熱衰竭

中暑症狀:1體溫超過 40°C

2頭暈、頭痛3神智不清 4皮膚乾燙發紅

5噁心、嘔吐 6全身無力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洋蔥皮,抗癌?「槲皮素」驚人功效洋蔥皮,可能是身體最需要的天然防線。

存在於多種蔬果中的「槲皮素」擁有強大抗氧化力,甚至能誘導癌細胞凋亡,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個“真是沒想到~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芋頭」與”駱梨”;「防癌」與”潤膝”!

為什麼吃「芋頭」就不會得癌症?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瓜的主要功效:

1.維持體重:南瓜熱量低,膳食纖維豐富,容易產生飽足感,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種食物 ,防失智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刮痧解暑、去痠痛,7件事非知不可有人刮痧刮到頭暈反胃,

也有人刮到瘀斑多日未消。刮痧看似簡單,卻有大學問。中暑、

疲勞或發燒時,很多人會隨手拿起梳子、瓷湯匙就開始刮痧,刮完身上出現像被毒打過的紫紅色瘀斑,但人卻變得神清氣爽。

不過也有人刮痧刮到頭暈、反胃,或因為刮太用力,

瘀斑多日未消而求診。更危險的是,有人甚至刮到破皮感染,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午太陽別亂曬!3招:聰明補陽、不中暑不少人以為中午曬太陽能補陽氣,

卻反而曬出中暑症狀。醫師提醒,補陽有道,曬太陽也要看體質、

時間與地點,還要曬對部位,才能真正顧健康、不傷身。

2025年,是氣候很奇特的一年,從年初一路冷到3月中旬,

3月下旬突然變得非常熱,許多病人開始出現身體、頭重昏沉、

口乾舌燥、疲倦、胃口變差等中暑前兆,但多數人不自知。

發現許多人竟然會刻意去曬午時的太陽!中醫師沈邑穎指出,

為了補陽氣而刻意去曬午時的太陽,是非常危險的事。

*比起補陽氣,陰陽平衡更重要《黃帝內經》:「陽氣者,

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意思是說,人體的陽氣就像大自然的太陽,負責提供熱能,

並具備護衛身體的功能。當陽氣充足,能讓人維持心情穩定,

身體靈活。反之,可能折損壽命。因此,中醫強調要好好保護

陽氣。進一步來說,人體是陰與陽2種特質的複合體。陰陽共

生於同一身體,陽根於陰,陰根於陽,彼此互為對方的根本。

《內經》強調:「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

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這話則是在講,雖然陽氣是守護身體陰陽的關鍵,但陰陽之間

還是要保持平衡。若失去平衡,陽氣過強會導致陰氣滅絕,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包經與預防失智的關聯》

*心包經散步法 改善氣血 逆轉失智 活化大腦!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顯老是因脾胃不好!中醫:養顏要先懂吃粥,1種粥最凍齡

面容憔悴、皮膚失去彈性,有時跟年齡或作息無關,而是脾胃沒顧好。

若想重現年輕光采,可透過食療、穴道按摩來調養脾胃。

有句話說:人的衰老,是從脾虛開始」一個人的長相是父母給的,

可後天是否顯得年輕美麗、有氣質、狀態好,卻是「脾胃」

功能給的。脾胃功能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各種疾病,

使整個人都呈現出病態。*臉色憔悴泛黃不是真的老,

是脾胃不好脾胃功能異常不僅會影響人的氣血循環,

連肌肉原有的彈力也會漸漸消失,皮膚光澤也會慢慢地黯淡。

這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皮膚泛黃、容顏憔悴的根本原因。

**脾胃虛弱有哪些症狀?

脾虛症狀以食慾不振、胃脹氣、泛酸、打嗝、口臭等為主

部分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排便無力、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族三代難逃失智,73歲男星靠3招維持健康

從影半世紀的山謬.傑克森已經73歲,他在新作詮釋孱弱

失智的獨居老人,演來毫不費力的原因,他有6個家人先後

罹患阿茲海默症。由於熟悉病程,讓他格外提高警覺,

靠著演戲背台詞、3種運動和定量飲食來預防發病。他在

《托勒密的最後時光演出被棄養的失智獨居老人,揣摩

孱弱衰老的失憶長者邁向人生終點的歷程絲絲入扣,

被譽為從影以來最出色的演出。他坦承沒花太多力氣想像

又老又病的慘狀,原因是他的祖父、父母、舅舅和阿姨,

家族三代有6人都罹患阿茲海默症。 *家族6人發病,

失智基因是煎熬,也是警訊*「我一忘記事情時,

就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也開始失智。」73歲的山謬.傑克森

說起日常偶發的記憶失靈,總讓他想起自己有著失智的基因。

他一年平均拍攝3~4部片子,一次能背好幾頁的台詞,

但家族病史仍讓他擔心難逃失智的下場。

*「我發現祖父不認得我時,我非常震驚。」回想,

從小同住的祖父非常疼愛他,在確診阿茲海默症之後,

病情發展相當快速。接著他的母親和其他長輩也陸續發病。

「養育你長大的家人再也不記得你的名字,把你當陌生人,

那種感覺好痛、好殘忍。」家人先後罹患阿茲海默症

的歷程深深刻在山謬.傑克森的腦海裡。他在10年前讀到

《托勒密的最後時光》原著後馬上被勾住,當時機成熟,

他和妻子一起擔任製片,將這部失智主題的故事搬上銀幕。

*背台詞練腦力已經73歲高齡,每年仍維持3~4部片

子的工作量。面對變老,他坦言失智是他目前最大的恐懼,

「我每天起床後,還能背好那些電影台詞,這讓我稍為安心,

不會一直陷在害怕失智的情緒裡。」

2019年山謬.傑克森為英國阿茲海默研究單位拍攝公益衛

教廣告,宣導預防失智的重要性)近幾年積極宣導健康觀念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線,是身體的密碼開關?曬太陽能喚醒免疫系統;;

我們一直以為「曬太陽」只是為了讓人看起來有精神,或者補充維他命D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不可不知我們都會做一些自己知道不太好的事情,

偶一為之或許無傷大雅,但如果這變成了「習慣」,常常做、天天做,

久了在身上就累積了一堆負能量,那可是會影響健康,讓你的

頭腦沒辦法正常運轉,常常覺得沒辦法專心,很容易疲累,

想到要拿個東西才走進房間,卻又突然怎麼都想不起來

「我到底進房要幹嘛?」大腦是我們記憶、學習、行動、

情緒的控管中樞,哪些壞習慣會傷害你的腦部。

*壞習慣1:吃太多糖一直以來甜食被塑造成「療癒系食品」

努力工作一周後,想在周末享用蜜糖吐司加棉花糖冰淇淋的

下午茶,最好上頭再淋上濃厚糖漿,配上香甜可口的汽水,

這樣的畫面雖然美好,但糖吃多了,不僅在身上存積一堆多

餘熱量,還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影響營養素維他命C和

蛋白質吸收,這些問題都會傷害神經發展。吃糖過多產生的

肥胖與慢性病,會讓血管狀況變差,影響腦細胞的養分氧氣供應,

所以別再以為多吃糖才醒腦,或多吃糖才能有療癒感,

小心得不償失,非常「傷腦筋」。除了要小心甜食外,

洋芋片這類口味鹹的食物也是被歸類在垃圾食物內,同樣對

身體不好,會傷害腦部健康。大家也要小心不要飲食過量,

否則體重過重時,全身堆積太多脂肪,血管阻塞的機會升高,

腦部血流供給就變差,都會影響腦細胞的健康。

*壞習慣2:不吃早餐趕著上班、上學而來不及吃早餐,

有人則是刻意為了節食想跳過這餐,但不吃早餐並不明智,

經過一晚的休息,大腦需要來點能源和營養,維持正常功能。

如果沒有適時補充的話,身體要找出預備存糧才能維持活動,

代謝率會下降,所以不吃早餐的話,容易不專心、記憶力和

情緒不好。想讓腦袋好好運作,還是選擇一份具營養、熱量不高、

還有飽足感的早餐吧!像麥片穀物加上水果與豆漿或牛奶的組合,

就符合這樣的營養價值。*壞習慣3常常失眠夜沒睡好,

注意力變差、沒耐心、也沒辦法專心做手邊的事情。

缺乏睡眠很傷腦。我們需要足夠的睡眠來讓頭腦休息,

在睡眠的時候,頭腦有機會好好清除白天思考用腦之後產生

的代謝廢物。長期失眠會傷害大腦,對大腦有害的代謝廢棄

物質會持續在腦內累積,加速腦細胞的死亡,因此長期失眠

會增加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機會。如果有失眠的困擾,

記得要趕快改變生活習慣,養成固定的上床休息時間,

如果還是很難睡,晚上要避免3C電子產品。很多人會想

「既然睡不好,就喝點酒精飲料吧!」但喝酒容易讓人睡眠中斷,

睡眠品質不見得好。含咖啡因的茶類、咖啡飲品也與失眠有關,

若已有失眠問題,就要先避免飲用。如果你已經失眠超過

一星期,覺得腦袋就像盤古開天般一片混沌,記得找醫師深究

睡眠問題。*壞習慣4:不要讓耳朵承受太大的音量

習慣戴著耳機把音量開到最大,沉浸在音樂的美好嗎?

或是工作環境存在非常吵的機械,每日轟然作響。只要暴露

在這樣的噪音30分鐘後,就會永久傷害聽力。**老年人的聽

力障礙與阿茲海默症和腦細胞死亡有關,當聽力退化、聽不

到聲音之後,腦部某些用來做決定的區域就無法接受啟動,

因而失去認知能力。現代有聽力障礙的人數正持續增加,

一定要知道,有聽力障礙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有認知退化的危險。

預防聽力障礙,從年輕就要注意,不要待在太吵的環境,

若使用耳機的話,音量不要超過最高音量60%、不要一次聽很久。

*壞習慣5:太過孤單現代人手機或line的好友上千人,

還有更多未曾謀面的臉友掛在網上,或是每天上班、下班都

需要交際應酬,但在這種被許多人環繞的狀況下,我們就

不會孤單嗎?其實再多人,我們內心仍舊會覺得孤單,因為

重點在於自己是否能與周遭人事物產生真實的連結感。

研究發現,若常常覺得孤單,無法融入周遭生活環境,

得到失智症的機會增加;有親密朋友的人生產力較高,

比較快樂,比較不會腦袋退化或得到阿茲海默症。其實可

以靠著常與人接觸、聊天、討論來鍛鍊腦部,參與社區活動,

和大夥兒一起練習土風舞或爬山,可以同時鍛練身體與腦部。

尤其年紀大的時候,要持續參與社會活動,才不會讓認知

功能下降快。獨處的時候也別覺得孤單,學著自己看本書、

做解題遊戲,或看部需要思考的紀錄片也能活動大腦。

*壞習慣6:久坐不動花愈多時間坐著,不喜歡運動、活動,

壽命就愈短;而且久坐及缺乏運動對人類的健康程度影響不僅

於此,坐愈久,罹患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乳癌和大腸癌

的機會都會上升。當血管狀況受到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影響之後,

血管就不會健康,影響供應腦部的血流及氧氣養分,失智的機

會就會升高,因此趕快站起來多活動吧!

壞習慣7:*抽菸不只會致癌,還會讓血管變差,容易讓腦

細胞缺氧、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養分,而且菸裡面添加的尼古丁

會讓腦部萎縮,神經細胞退化後,讓抽菸的人記憶力變差,

得到失智症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倍,所以抽菸真是會帶來一身病,

趕快戒了吧!想要保護腦力,請記得改正把甜食當療癒、

不吃早餐、常失眠、常暴露噪音、常覺得孤單、

久坐不動、抽菸等習慣。早一點改變,對健康就多一份幫助!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歲以上的人~容易脫水,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的供水量較少,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