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1)
- Apr 02 Wed 2025 19:00
台灣35萬人失智症!常說「2字」是警訊醫喊:
- Apr 02 Wed 2025 11:27
逆轉老化血管!運動、體重、血壓、關係,4好顧血管。
逆轉老化血管!運動、體重、血壓、關係,4好顧血管。
有高血壓不用怕,把血管保護好,一樣能過有品質的生活,
以下方法:1.一次運動持續10分鐘。血管老化在所難免,
但運動可以讓它延緩發生。70歲的人血管會自然老化變硬,
但有運動習慣的人能延後發生。只要持續10分鐘中等
強度的全身性運動,每週15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效果。
持續10分鐘以上能讓心跳加快,心輸出量增加,真正
燃燒到體內肝醣、脂肪,而短時間的肌肉收縮只能
消耗血糖,燃燒能量,下一餐進食很快又補回來。
把運動融入生活中,騎腳踏車、下班提前兩站下車
走路回家,低度的運動只要超過10分鐘,仍能達到
運動效果。以影響血壓的波動來看,快走比騎車、
慢跑好,不會讓血壓一下往上衝,這些較緩和的運動
也適合高血壓的人。運動是最好的護身符,可以及
早揪出血管病變。「要動才知道血管出問題」
當爬樓梯,跑步或做任何運動覺得喘、胸悶、
胸痛或頭暈,表示血管輸出血量不足造成局部
組織缺氧、疼痛。建議立刻停下來休息,並盡快就醫。
運動還能讓血管發揮最佳功能。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兩位中年男士雙手握拳、兩腳敏捷移動,把拳擊有氧
打得極有力道,完全看不出曾動過心臟手術。
「即使血管生病了,運動可以讓你做比較多的事」
就好像車子跑了300公里,引擎磨損厲害要報廢了,
但運動就有辦法讓老舊磨損的引擎繼續跑下去。
每次10分鐘,每週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就能少吃
一顆血壓藥、降低四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再發率。
運動是心臟手術後的必要復健,不僅能控制病情穩定、
減少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也大幅降低。振興醫院曾針對院內46位心臟手術後
的人做研究,發現經過運動復健回到工作崗位的,
有近6成體能滿意度高、疲勞感低,生活品質變好。
不過,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高衝擊運動,如舉重、
爬樓梯、仰臥起坐等瞬間增加心跳量的運動,避免
血壓爆衝的危險。運動前最好做足暖身,讓血管有
餘裕去適應變化。*天氣變冷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建議在溫、濕度控制好的室內運動,且外出時要做
好保暖工作。 2.維持正常體重;控制體重比吃低鹽
食物更能強健血管。脂肪細胞會釋放改變肝臟膽固醇
代謝的細胞激素,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
讓血管收縮增加血壓;這種激素還擾亂胰島素作用,
增加血液裡的葡萄糖量,讓身體器官為糖尿病所苦,
並且大腦會釋放「我餓了多吃點」的訊息,讓肥胖
更加惡化,把體重降到理想體重好處多,不但能減少
壞膽固醇,減重1公斤能降血壓1毫米汞柱,12公斤就
能減掉1顆降血壓藥。但減重不需要太快速或太激烈,
一週不要超過1公斤,以免損傷血管。過度減肥猝死
的案例時有所聞,碰過一位30歲的女生用節食手段
急速減重,恢復正常飲食後不久竟然中風送醫急救。
「快速、激烈的減肥方式對身體不好」節食讓血管
營養狀況變差也變得脆弱,一旦回復正常生活,
只要遇到大吃大喝或運動過量就很容易「爆血管」
要特別小心。每週至少量1次體重,確認血管負擔
不會太大。3.經常量血壓;血壓是最單純的血管
好壞參考值,建議40至少每週量一次血壓。血壓如
同海浪起伏波動,最怕起風吹起大浪衝破防波堤。
有些人會在週末補償式的拚命運動或暴飲暴食,
「就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血壓逐漸加速上升,
然後唰一下掉下來,這種雲霄飛車式的血壓波動
最傷血管。減少血壓大幅波動,血壓控制好能大
幅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收縮壓每下降2毫米汞柱,
中風死亡率減少6%、冠心病死亡率則少4%;舒張壓
降低2毫米汞柱中風發生率下降15%,冠心症下降6%。
控制血壓還能讓心臟「回春」。糖尿病及腎臟病人血壓
持續控制在低於130/80毫米汞柱,1~2年內半數以上
心室肥大的狀況都能改善,回復健康心臟。量血壓在
正常範圍內(<120/80毫米汞柱)如果血壓偏高,
建議早晚各量1次,收集數據後請醫生判斷。
4.維持好關係;多出去走走、培養夫妻關係,
也能讓血管更健康。關係好的人心血管疾病少、
活得比較久。*如何愛護血管?保護血管足以逆轉
老化血管,每週量體重,不吃零食、精緻糖,
吃東西前一定先翻看食品標示,太多加工品的不吃,
難怪皮膚緊繃細緻常被人誤認醫學院才剛畢業。
陳肇文則說要懂得掌控工作生活的鬆緊節奏,
即使身處高壓生活中也不忘偶爾發呆、放空,
讓血壓處在合理規律波動範圍內,「給自己5分鐘,
什麼事情不要忙過頭,」他說。教學上課也一樣,
每小時休息5分鐘,會比連續幾小時再做個大休息,
效果好很多。多話家常,放慢腳步,心情、血管放
輕鬆,血壓不會破表。建議定期體檢量測血壓並
抽血檢測膽固醇、血糖及血脂,40歲以上健康人
每年驗1次腎功能,40歲以下2年1次,確保血管功能。
逆轉老化血管!
- Apr 01 Tue 2025 11:30
調整自律神經,自然放鬆好入睡
調整自律神經,自然放鬆好入睡
自律神經失調可視為身體發出的警訊,
提醒人正視身心壓力。自律神經專科整體師指出,
正確的深呼吸方式,有助緩和焦慮、改善壓力
引發的失眠現象。摘自《所有人都能用斷捨離
調整自律經》:泡溫泉或泡澡時,是不是會
「呼~」地大吐氣?
這是因為身體鑽入浴缸時,覺得舒服,整個人放鬆,
就啟動了副交感神經的開關,很自然會大口呼吸。
要啟動副交感神經的開關」。
副交感神經就啟動,身體就能放鬆。
- Mar 30 Sun 2025 15:09
四種蔬菜烹煮,卻含有抗氧化成分,打造抗老體質!
- Mar 27 Thu 2025 15:48
水進去體內的溫度決定人的壽命。
- Mar 20 Thu 2025 17:53
春天容易感冒跟體質有關
春天容易感冒跟體質有關,
扭轉易病體質,補氣茶飲,增強你的免疫力。
萬物隨著回暖的氣溫逐漸復甦,是個連細菌
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的季節。俗話說:
「春天後母心」時而陰雨潮濕又忽冷忽熱
的天氣,讓人開始咳嗽連連。感冒分風寒、
風熱兩種類型,春天時節感冒的患者,多屬
喉嚨痛、咳嗽、濃痰、扁桃腺發炎等風熱溫病
的感冒症狀。 外在氣候多變固然是致病因素,
但本身「體質虛弱」才是讓人容易生病的主因。
「在氣候變化大的春天,氣虛、陽虛體質的人,
特別容易生病感冒」《內經》提到「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在寒邪盛行的冬天,若沒有妥善
保養身體,例如不注意保暖、時常熬夜、
過度勞累等,長期累積下來容易形成氣虛、
陽虛體質。這時,抵抗力跟著下降,等
到春天,早晚溫差大,反而易因為「溫邪」
引發病徵。 氣虛、陽虛體質免疫差 春天
易感冒生病;人的脾胃生「氣」,氣虛體質的
人多半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容易脹氣,當營
養無法有效吸收,整個人就沒精神、常常會覺
得很累,也容易因為感冒引發腹瀉症狀。 氣虛
體質的人若沒有妥善調理,進一步還會演化為體內
陽氣不足的「陽虛體質」。 人體內的「陽氣」
是溫煦五臟六腑、維持身體機能運作的重要元素。
體內陽氣不足、陽虛體質的人,通常代謝能力差、
免疫力系統低下,容易受到病毒、細菌滋生侵犯,
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冒。 這類體質的人除了容
易感冒外,感冒的時間通常也會拖得比較長;
這是由於體內陽氣不足,生病時身體自動產熱、
喚醒免疫功能的速度便較一般人慢。 就算沒
有生病,陽氣不足表現在體內不同臟腑上,
平時也會出現出不同的病症:
心氣不足:容易心悸、胸悶、呼吸氣短、
面色蒼白、手腳偏涼。肺氣不足:經常咳嗽
、氣喘、常覺得喉龍有痰。
脾氣不足:消化不好、胃口不佳、容易腹瀉、
身體倦怠。
- Mar 18 Tue 2025 17:36
掉髮竟是「脾虛」!少吃2類食物改善
掉髮竟是「脾虛」!少吃2類食物改善
髮質變得細軟稀疏、進而掉髮,「脾虛」可能是元兇。
脾虛引起的掉髮,有機會再生長,該怎麼做?
人到中年,皮膚變差、身材走樣都有補救辦法,
唯獨掉髮最讓人苦惱。因為頭髮太影響個人形象了,
人工植髮價格又高,再高的顏值也擋不住掉髮,
髮際線後移更讓人苦惱。其實,這些都可能是脾虛造成的。
《黃帝內經》中講女性掉髮:「五七,陽明脈衰,
面始焦,髮始墮。」意思是女子到了35歲,
陽明脈開始衰弱,面色變得焦黃、憔悴、無光澤,
也開始掉髮、脫髮;《黃帝內經》中講男性掉髮:
「男子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枯。」意思是男性一般
到了40歲腎氣不足,就容易掉髮,牙齒也會漸漸
出現問題。所以,當到了一定年齡後,如果開始掉髮、
脫髮,不要埋怨洗髮精不好、壓力過大、睡眠不好等,
應該先考慮是不是脾出現問題。
脾虛為什麼會導致掉髮?胃負責分解食物,
脾負責把營養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
以維持日常身體機能。正常、健康的脾在運行
時是向上運行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將營養和
氣血輸送到髮根處,作為頭髮健康成長和循環的原料。
脾虛的人,運送氣血的能力很差,無法將營養準
時地送到髮根處,頭髮就無法受到滋養。此外,
脾陽虛的人,營養還未變成氣血就已經進入腸道
排到體外,頭髮自然沒辦法健康生長,乾枯、
掉髮便由此產生。簡單來說,頭髮和人一樣,
都是要「吃東西」的,吃的東西不夠,自然會生病。
如何判定掉髮為脾虛所致? 1.看掉髮部位是
否均勻由疾病引起的掉髮,一般是急遽的、突然的、
成撮集中掉落。而脾虛導致的掉髮是個緩慢的過程,
掉髮量和掉髮部位都比較均勻。
當你感覺髮量整體變少、變薄、變稀疏,
但是又沒有一塊塊地禿掉,就可能是脾虛造成的。
2.看頭髮是否細軟、脾虛的人因為氣血和營養不足,
頭髮一般比較細軟,不夠粗壯。特別是如果你
之前的頭髮是很粗壯黝黑的,但是後期長出來的
頭髮突然變得細軟焦黃,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那就一定要注意脾是否健康。
3.看頭髮是否乾燥;
如果你的頭髮在某個階段變得特別枯燥,
有發黃分叉的狀況,多是脾氣不足造成的。
或是在某段時間,頭髮突然變得特別愛出油,
或是經常出虛汗,頭髮濕濕的,並有味道產生,
這些也可能是由脾虛造成的。如果突然頭髮出油量大,
導致脂漏性掉髮,也需要考慮是不是脾出了問題。
到了一定年齡後,如果開始掉髮、脫髮,應該先考慮
是不是脾出現問題。如何緩解脾虛引起的掉髮?
脾虛引起的掉髮,其實還會再生長的。
中醫認為:「腎其華在髮,髮為血之餘,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 Mar 18 Tue 2025 16:51
人真的會被氣死?生悶氣易生病,調理脾虛靠
人真的會被氣死?生悶氣易生病,調理脾虛靠
「補氣三兄弟」中醫認為,生氣是肝氣鬱結導致,
生氣也會影響脾的健康,導致脈搏變弱、精氣神變差。
平時沖泡補氣茶、多做舒氣操能有效緩解。
人可能會被氣死嗎?當然可能,而且不在少數。
古有周瑜被氣得吐血而亡,現有數以億計的人因
情緒不好,患有各類惡性疾病。
脾虛易生悶氣、無力倦怠影響健康「氣死」
是個很籠統的說法,按中醫來說,就是肝氣鬱結、
氣血不順,導致身體機能出現問題,使疾病產生及惡化。
常常覺得委屈、憤怒、鬱悶,但又不能隨心所欲發洩出來,
久而久之,就全部都由身體承擔了。
生氣是由肝氣鬱結導致的,但是跟脾也脫離不了關係。
肝氣鬱結一旦變嚴重,也容易影響脾的健康。
脾虛的人氣力不足,生氣時不是大吵大鬧、
暴跳如雷,而是生悶氣。精氣神差、心情差,身體倦怠、
不想說話,連飯也不想吃,且脈弱。
黨參佛手茶、玫瑰茶可養脾補氣;對於肝部疏泄導致的脾虛,
或脾虛導致的肝部不適,又或是兩者不調,中醫上常用
「補氣三兄弟」黨參、人參、黃耆來調理,可補力補氣,
增加體力和活力。 佛手也是一味極好的中藥,
可以疏肝理氣,搭配黨參效果更佳。除此之外,
白朮、木香、陳皮都是不錯的補氣理氣良藥。
但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才能入食,亦可參考如下茶譜:
黨參佛手茶:黨參10克、佛手5克。
做法:開水沖泡後,可代茶來飲用。
- Mar 18 Tue 2025 15:12
慢性腎病5高危險族群勿輕忽!
慢性腎病5高危險族群勿輕忽!
中西醫合療搭配日常保健,
延緩洗腎時程李女士因患有慢性腎病,她的腎絲球過濾率
(eGFR)僅剩39,同時也有水腫的問題,且經常感到
疲倦無力而求診。透過西醫檢查及控制相關病症,
並加入中醫的辨證論治,如補腎益氣、清熱化濕等
方法,再結合針灸改善腎臟功能。3個月後,
李女士的eGFR提升至50、水腫消退,且生活品質
也有明顯改善,重新恢復了正常的日常活動。
小便起泡、水腫恐是慢性腎病?5大高危險族群
要特別注意:慢性腎病是1種進展性的疾病,腎功能
會逐漸減退,而無法完全恢復,其主要特徵是持續3個
月以上的腎功能損傷或腎功能指標異常。慢性腎病常
見的臨床表現包括小便起泡泡、水腫、高血壓、貧血、
疲倦等症狀,而常見的高危險族群為糖尿病、高血壓、
心血管疾病、蛋白尿、痛風患者,因此積極地控制
疾病及保健,是保健與改善腎功能的重要條件。
慢性腎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小便起泡泡、水腫、
高血壓、貧血、疲倦等症狀。中醫早期介入慢性腎病,
- Mar 12 Wed 2025 15:28
突發心肌梗塞;按鼻端上素膠穴位,救回一命!
- Mar 11 Tue 2025 15:24
*如何養肝排毒?除了食療外,中醫也有不少養肝好方法。
- Mar 10 Mon 2025 19:42
腳麻、抽筋、覺得冷..
腳麻、抽筋、覺得冷..10個不可輕忽的腳症狀;
腳麻可能跟糖尿病、深部靜脈塞住、椎間盤凸出有關;
腳抽筋可能缺鈣或磷、身體脫水、靜脈曲張……。
身體狀況如何,腳會「說」給你聽。老化先從腳開始,
每天「站在」腳上面走路、工作、活動……,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鮮少理會或觀察腳發出的警訊。
身體是個整體,力量的傳導絕不是只有局部,
一個地方有問題,長期下來將會影響其他部位。
一旦離我們最遠的腳趾頭功能出了問題,因為施力
點被迫改變,也會從腳、足踝、小腿、大腿牽動到腰部,
甚至脊椎,久而久之,骨骼結構發生改變,
肌肉與筋骨也跟著出問題。
如果你的腳經常出現各種症狀,當心,健康正在拉警報。
一、腳冰冷
- Feb 28 Fri 2025 17:35
忽冷忽熱就感冒3解方扭轉「春天易病」體質
忽冷忽熱就感冒3解方扭轉「春天易病」體質
每到春天感冒、咳嗽就沒停過?春天容易感冒跟
體質有關,扭轉易病體質,3解方、補氣茶飲,增強你的免疫力。春天,萬物隨著回暖的氣溫逐漸復甦,是個連細菌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的季節。俗話說:
「春天後母心」,時而陰雨潮濕又忽冷忽熱的天氣,
讓人開始咳嗽連連,只能戴起口罩迎接這讓人捉摸
不透的季節。 感冒分風寒、風熱兩種類型,春天時節
感冒的患者,多屬喉嚨痛、咳嗽、濃痰、扁桃腺發炎等
風熱溫病的感冒症狀。 外在氣候多變固然是致病因素,
但本身「體質虛弱」才是讓人容易生病的主因。
「在氣候變化大的春天,氣虛、陽虛體質的人,
特別容易生病感冒,」《內經》提到「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在寒邪盛行的冬天,若沒有妥善保養身體,
例如不注意保暖、時常熬夜、過度勞累等,長期累積
下來容易形成氣虛、陽虛體質。這時,抵抗力跟著
下降,等到春天,早晚溫差大,反而易因為「溫邪
」引發病徵。氣虛、陽虛體質免疫差 春天易感冒
生病一般來說,人的脾胃生「氣」,氣虛體質的人
多半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容易脹氣,當營養無法
有效吸收,整個人就沒精神、常常會覺得很累,
也容易因為感冒引發腹瀉症狀。而且,氣虛體質的人
若沒有妥善調理,進一步還會演化為體內陽氣不足的
「陽虛體質」。人體內的「陽氣」是溫煦五臟六腑
、維持身體機能運作的重要元素。體內陽氣不足
、陽虛體質的人,通常代謝能力差、免疫力系統低下,
容易受到病毒、細菌滋生侵犯,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冒。
這類體質的人除了容易感冒外,感冒的時間通常
也會拖得比較長;這是由於體內陽氣不足,
生病時身體自動產熱、喚醒免疫功能的速度
便較一般人慢。就算沒有生病,陽氣不足表現
在體內不同臟腑上平時也會出現出不同的病症:
**心氣不足:容易心悸、胸悶、呼吸氣短。
面色蒼白、手腳偏涼。
*肺氣不足:經常咳嗽、氣喘、常覺得喉龍有痰。
*脾氣不足:消化不好、胃口不佳、容易腹瀉、身體倦怠。
*腎氣不足;時常腰膝痠痛、遺尿失禁、性功能障礙、
不孕。(中醫說「動則生陽」氣虛、陽虛體質的民眾,
平時規律運動可以補充身體的陽氣,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3解方+補氣茶飲 告別氣虛、陽虛體質;不管是氣虛
或是陽虛體質的民眾,想要揮別每到春天就感冒不斷、
咳嗽連連的噩夢,3道解方及補氣茶飲,能安穩過春。
解方1/食物少寒涼、多溫熱
中藥與食物分為寒、涼、平、溫、熱性5種特性,
陽虛體質可以多吃點溫性與熱性食物,平性的
- Feb 24 Mon 2025 15:49
感冒初期補充「鋅」緩解症狀、更快好
- Feb 22 Sat 2025 16:32
5穴位按摩;緩解糖尿病不適
5穴位按摩;緩解糖尿病不適
中醫的作用主要是與西醫合作,合併控制糖尿病
病程的繼續惡化;而針灸則是針對糖尿病所衍生的併發症,
達到緩解的效果。保健5穴位糖尿病人可按摩
以下穴位保健。按摩原則是一緊一鬆地按壓,
可壓5秒、停3秒,約重複按5~10分鐘。
每天早晚各做1回。按壓的力量要有一定的強度,
穴位最好要出現痠、麻、脹的感覺,才是「得氣」現象。
但要注意禁忌:一般來說,手術後、飲酒後、
懷孕期、肌肉發生腫脹、生理期、
高血壓、飢餓或疲累狀況下,不宜做穴位刺激。
特別是需要慎防低血壓的糖尿病病人,更不能
在飢餓倦怠的情況下按摩,以免發生意外。
•承漿穴 功效:緩解口渴
位置:下唇下方中央凹陷處
- Feb 22 Sat 2025 10:37
養肝排毒該怎麼做?4種養肝食物、中醫養肝方法大公開
- Feb 16 Sun 2025 15:41
中藥界的B群!當歸搭黃耆,補血又補氣,
中藥界的B群!當歸搭黃耆,補血又補氣,
一次了解當歸具有補血的效果,而黃耆則為補氣聖品,
有「中藥界的維生素B群」的美稱,兩者相加,就能成
為氣血雙補的當歸補血湯,而且是好用又好吃的日常
保健食療。當歸「除了入藥,也是藥膳的要角,其獨
特的濃郁辛香味,為當歸鴨、當歸豬腳、當歸羊肉,
甚至肉骨茶,更添美味與層次。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
、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及潤腸等功效。
中醫藥典指出,當歸具有補血與活血雙重作用,
有「血中聖藥」美稱,在很多中藥複方中,有「十方九歸」的說法,
應用非常廣泛。當歸補血,男女都適用當歸可用於
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血虛症狀的調養,
搭配熟地、川芎、白芍,就是我們熟知的「四物湯」,
為「血虛能補,血瘀能行,血溢能止」的補血,同時也
是調經良方,可減緩女性的經痛,更可補充鐵質,減少
月經來潮時出現貧血、頭暈目眩及經血不調的狀況。
男性不適合喝四物湯?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有類似
血虛或貧血症狀,像是血紅素偏低、容易疲勞或心悸等,
無論男女都可以喝四物湯,而且男人喝了更好。當歸含
有豐富的鐵質與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血氧運輸能力及
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需要長時間工作,或者經常進行
體力活動的男性,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有效地提高身體機能。
此外,它也具有抗疲勞、提高精神集中力的功效,
可讓人在面對高壓環境時,保持清醒和警覺。
當歸含有豐富的鐵質與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血氧運輸能力
及改善血液循環當歸多醣體可降低血糖的功能。當歸有助
於胰島素抗性的發炎因子減少,且可助血清中的總膽固醇
和三酸甘油酯濃度降低,使血脂異常問題獲得改善。
研究指出,當歸多醣體的降血糖效果,可能與促進胰島素分泌、
保護胰臟β細胞,並阻止β細胞凋亡有關,這些結果顯示,
當歸多醣體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潛力。黃耆富含多醣體,
有助補氣又抗疲勞。黃耆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及托瘡生肌效果。
黃耆是最著名的補氣藥材,比喻為中藥界的維生素B群,
黃耆含可提升人體免疫力,改善貧血狀況,對容易疲勞、
氣虛、面色蒼白的人,有助改善體質、提升體能和抗疲勞。
另外,以黃耆、枸杞、紅棗組成的「黃耆枸杞紅棗湯」,
是現代人常喝的「補氣」中藥茶飲,可以滋養肝腎、氣血,
且能健脾益胃、抗氧化及抗衰老,如果喜歡香濃的中藥味,
不妨試試加上當歸,除了補氣之外,更能加強養血功能。
當歸搭配黃耆服用,補血效果更加成中醫認為,
「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在氣與血的關係中,
一切血症都與這兩個系統有關,而當歸主「心、肝、脾」三經
,臨床上,當歸常用來配合補氣藥,以增強行血散瘀及
養血補血作用,像「當歸補血湯」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歸補血湯」就僅用黃耆與當歸兩味藥材,
以5:1的黃金比例所組成,為補氣生血的基礎方,
也是李東垣「甘溫除熱」治法的代表作。它重用黃耆來
大補脾肺之氣,提高生血之源,更用當歸來益血和營,
使陽生陰長與氣旺血生,以現代醫學來說,可以提高
身體免疫力、促進造血功能,可用於缺鐵性貧血、
白血球減少症、過敏性紫斑症及創口癒合不良。其中
「缺鐵性貧血」可能因鐵質吸收不良、攝鐵不足或
失血過多所造成。亦具有促進鐵質吸收之作用。此外,
當歸補血湯也能提高血紅素,由血紅素再生率可得知,
當歸補血湯中的鐵含量為37.6 mg/g,其生體可用率
高達1947%。*不過,如果當歸補血湯與鐵劑同時服用時,
當歸補血湯會抑制鐵的吸收作用,但與鐵劑間隔服用時
,則能顯著促進鐵質的吸收作用。因此作者建議,
要先服用當歸補血湯來活化與鐵離子運輸有關的二價金屬
運輸體再服用鐵劑,可以使鐵劑的吸收效果更好。下次到
中藥房購買「黃耆枸杞紅棗湯」的藥材時,
可以添加當歸與黃耆比例1:5,用熱水沖泡悶20分鐘,
或是燉煮20~30分鐘後飲用,即有補氣又補血的功效。
作者建議,如果需要補血益氣的效果,
當歸補血湯以紅耆代替黃耆會比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