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心 • 禪心 • 清淨心
曾經有位茶師,泡茶的功夫已達爐火純青。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一封挑戰信,信裡說:「我是你父親的仇人,某天夜裡,我會來拜訪你,我們一決雌雄,了結恩怨!」
茶師根本不懂得武功,怎麼辦呢?父親也已過世,無法給他建議。於是他去請教一位大禪師。講明原委之後,禪師告訴他:「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你的命。」
到了約定的那天夜裡,茶師按照禪師的吩咐,在客廳擺開泡功夫茶的用具,燒開水、洗茶、沖泡、品鑒……不緊不慢,氣定神閒。
突然,一個身著黑色夜行衣的人,從房頂上跳下來,對著他抽出了寶劍。
可是茶師只是悠閒地燒水、洗茶、泡茶、品茶……
黑衣人一直惡狠狠地看著他,但是,漸漸地,拿著寶劍的手開始顫抖。
茶師依然旁若無人地沖泡、品茶……手一直穩穩的,倒入杯中的茶,一滴都沒有灑出去。
最後,黑衣人「哐噹」一聲扔下手裡的寶劍,對著他磕頭:「大俠,饒命!」
面對致命的敵人,依然鎮定自若,氣定神閒,就是因為達到了最清淨的狀態。
黑衣人卻以為茶師沉著若定,是因為武學高深。他不知道:茶道、禪道、武學之道三者的相融相通之處,正是最清淨的心。禪師深諳此道,故能出謀嚇退敵人。
茶道 • 禪道 • 自然之道
中國茶道,源遠流長,早在中國唐代就已成型,被認為具有修心養性的功用。
道法自然,是中國茶道的最高原則。一切以自然為美,從茶葉的採摘,到烹茶時水源的選擇,到茶具和茶器的製作,都以自然為佳;泡茶、品茶時的儀軌,以行雲流水、含蓄內斂為美;品茗者淡泊寧靜,和睦相處,與茶之清味相和,身心舒展。
茶道的本質,是從平凡生活中去感悟人生的哲理。而禪提倡「平常心是道」,於生活點滴中領悟宇宙規律,正與茶道相呼應。
據唐代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要門》記載,一天,一位來自律宗的源律師前來拜訪慧海禪師,問道:「您這樣的境界,現在還用功修持嗎?」
慧海禪師答:「用功呢!」
源律師又問:「怎樣用功呢?」
慧海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睏了就睡覺。」
源律師奇怪地反問:「這也算用功嗎?誰不是這樣呢?」
慧海禪師答:「不是,有些人該吃飯時不好好吃飯,該睡覺時不好好睡覺,總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和藉口。我和他們不一樣。」
以自然之道,隨緣自在,沒有妄念,那清淨自我才能顯現吧!
功在自然之中,意在自然之中。茶道,禪道,莫不是如此。
茶思 • 禪思 • 人生之思
天生我材必有用。茶,如是。人,亦如是。
世界上的植物都含有時空造化之中的天地能量,首先有土地裡面的能量,其次有空氣、水、陽光、風和人文的影響。所以茶含有對人體有幫助的成分。但是不同的茶,功用不大相同。如綠茶是涼性的,容易促進排泄,但是咖啡因含量比較多,所以喝多了容易胃寒和睡不著覺,像喝了咖啡一樣。發酵茶對於人體的刺激性比較少,同時又能暖胃,幫助消化,促進排泄。胃酸過多的人早晨常常胃不舒服,要是早晨來上一杯溫熱的普洱茶、紅茶,會感覺到身體安泰舒適。
人亦如茶一般,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沒有世俗的高下之分,優劣之別。每個人的內在都是一顆晶瑩剔透的鑽石,只要改變我們的人生視角,提升我們的境界,都可能參悟人生大道,成為未來的大吉祥、大智慧、大覺悟者。
關鍵在於我們去悟,去修,去行。反思自我,去掉塵垢。尤其是以禪為工具,更能快速地拓展我們的視角,提升境界,開發智慧。「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覺得我們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做任何事都如蚍蜉撼樹、螳臂擋車,只要充滿著信心與善念,小願望也可產生大力量,以我們自己獨有的方式,為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茶與禪,絲絲入扣,在生活中交融。
以茶助禪 • 禪茶一味
唐時禪宗盛行,茶成為禪院的流行飲品,茶味雖苦,品後卻有絲絲甘甜,若有若無的芳香,有助午後不食的僧人靜坐參禪,寧心靜氣。
唐代詩僧皎然,曾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讚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茶的作用,小則清爽身心,大能遠離煩惱,和禪的作用相似了。
若能返璞歸真,品到人生的真諦,品茶、坐禪又何妨呢?
所謂禪茶一味,無論禪之道、茶之道,淳樸、簡單,反而更妙。
現在流行的花式茶如冷茶、紅茶、泡泡茶、泡蛋茶、糯米丸子茶等等,在茶裡放進太多東西之後,喝下去反而有害無利。我們,尤其是南方人或台灣人,現在的飲食之中已有足夠的糖分,若喝茶時再放各種水果,可能反而使人體糖分攝入過多。健康的飲食之道,是淳樸、簡潔、返璞歸真的,而不是豪華奢侈的;越豪華奢侈、越過分講究,健康問題反而越多。
茶以助禪,禪以助人生。禪茶一味,本自如此。
引用 網址:http://puti.org/ch/chanchayiwei/
文章 網址:http://blog.xuite.net/p201201/10312/343826315
引用 網址..http://jiivani99.pixnet.net/blog/post/43648205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