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呷一口春光,在茶中修行
呷一口春光,在茶中修行
品茶須有閒,閒則靜,靜則定,對清茗而遐思,啜茶汁而神清,
於是心底漸生出一種悠然自樂的恬怡之情來……
喫茶閒暇之中,世間煩惱、人生苦樂、政壇風雲乃至什麼油鹽醬醋柴米,
都付之爪哇國去,剩在齒頰間心胸裡的只是清幽淡雅的禪意。
---葛兆光《茶禪閒話》

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間,乃古老又年輕的“茶”字。
它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一壺茶在手,如天人合一。
品茶有講究,一杯茶分三口,
第一口試茶溫,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飲茶。

閒暇時候沏杯茶,清香溢滿小屋,看一片片茶葉,
似翡翠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游走。
欣賞著茶的舞姿,傾聽著懷舊的音樂,
舊日的時光彷彿又回到了眼前。

顆顆葉片臥底後,呷茶入口,
茶湯在口中迴旋,頓覺口鼻生香。
毛峰的鮮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鮮甜,雲霧的香馨醇厚,
龍井的香郁味甘,一切盡在不言中。

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
感覺身心被淨化,濾去浮躁,沉澱下的是深思。
茶是一種情調,一種雅興,
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熱鬧後的落寞。

茶是對春天記憶的收藏,在任何一季裡飲茶,
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懶的陽光。
坐在一個人的房間,泡一杯茶,看著茶葉的翻捲舒展,
三月的春風陽光,明媚,悠然。啜飲一口,甘馨可口,回味無窮。

茶是人間仙品,草木間的珍寶,它濃淡皆可。
濃茶解烈酒,淡茶養精神,花茶和腸胃,
清茶濾心塵,牛飲可解燥,慢品能娛情。

篤靜者,品茶入心,安魂;
煩慮者,品茶沉思,靜心。
有人寄情於山水、有人忘情於詩酒,
而有人則心醉於茶,只要香茶在手,就可忘憂。

愛茶之人也愛“平常心”,何謂“平常心”?
即澹泊自然,困來即眠,飢來即食,
不必百般須索,亦不必千番計較。

鄭板橋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好一個有胸懷的意境。
茶最喜寧靜,在品出茶之真味時,隨自然“潤物細無聲“。

《金陵瑣事》說:“凡茶葉肥厚的,味道很甜但不香;
茶葉瘦小的顯苦澀,而苦的則香。”
《茶經》也說:“啜苦咽甘,茶也。”

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
好茶總是先澀後香,人生總是甘苦交疊,
有時最苦澀時正是芳香將至,最甘甜時卻有苦澀暗藏……

據說,白居易一生與茶為伴,早上飲茶,中午品茶,晚上喝茶。
他一天要喝三次茶,一年要喝千餘次茶,
不知喝掉了多少朝霞、喝掉了多少夕陽,
甚至連詩人眼中的朝霞、夕陽也散發著一縷縷絢麗、醉人的茶香。

夜半品茗,靜心沉思, 回首半生,驀然醒悟。
其實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很簡單,
也許,就是一份真情,一段記憶,一杯香茗。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