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醫藥大學創辦人陳立夫享壽103歲,他
的養生秘訣之一就是練八段錦以及每天晨
起淋浴按摩全身。
 
你想起而效尤,最擔心沒有足夠時間按摩
全身嗎?沒關係,《康健》整理出現代人
常見的8大問題,教你按對穴位,揮別疼痛。
 
一、頭痛:百會穴能解大部份頭痛
 
戶外高溫炎熱令人頭暈,一進到室內低溫
的冷氣房,原本擴張的血管、肌肉瞬間收
縮,更令人頭痛難耐。
 
 
此時可以按壓頭頂的百會穴(兩耳往上交
會至頭頂),能讓全身氣血通暢。
 
手腕的神門穴(仰掌、握拳,手掌緣靠近
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則有
鎮定放鬆的效果。
 
大家熟知的太陽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間的
凹陷處),可以緩解側邊頭痛的困擾。
 
而痛偏在前額,試試按摩合谷穴(將大拇
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貼放在另一手的虎
口,大拇指的指尖處往下壓,就是合谷穴)。
 
如果是後腦疼痛,可將雙手抱頭按壓「風
池穴」(位於後頸部兩側,髮際與脊椎外
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舒緩症狀。
 
二、眼睛疲勞:順著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圍
至感覺痠脹
 
長時間盯著電腦、電視、看書、看文件,
眼睛酸澀難受,可按壓眼部四周的穴位緩
解。循著眼眶骨,由雙眼內上眼角往外,
輕輕按壓眉毛
 
內側的纘竹穴、眼睛內側的睛明穴、眼睛
下緣落淚處的承泣穴、額頭兩側的太陽穴
等,直到感覺痠脹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
液循環,並且刺
 
激整個眼部周遭肌肉,舒緩不適。長時間盯著電腦、電視、看書、看文件,眼睛酸澀難受,可按壓眼部四周的穴位緩解。循著眼眶骨,由雙
 
眼內上眼角往外,輕輕按壓眉毛
 
 ◎貼心提醒,眼壓高、青光眼、高血壓
者或眼睛有紅腫熱痛時,切忌按摩穴道。
 
三、過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有過敏體質的人夏天待在冷氣房症狀將更
明顯。低溫會刺激鼻腔、氣管,尤其藏污
納垢的冷氣濾網蓄積大量塵蟎,容易誘發
呼吸道問題,不
 
停流鼻水、打噴嚏、咳嗽。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緩解可刺激迎香、印堂
穴。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的法令紋處,印
堂穴則在兩眉頭中間,兩個穴道都能散鼻
部鬱熱,按壓
 
 
至感覺發熱即可解決困擾。
 
 
至於喉嚨痛或咳嗽,試試天突穴及少商
穴。天突穴位於胸骨柄上緣中部微凹處,
是氣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
氣。少商穴屬肺
 
經,位於大拇指指甲根部內緣,是治療咽
喉症狀的特效穴,能緩減咽喉疼痛。
 
另外,平時保健可以按壓風池穴,位於脖
子與後腦交接處的凹陷,約在髮際之上,
風池穴走膽經,幫助清熱。
 
四、肩頸痠痛:大範圍按摩肩頸及上背部
 
肩頸僵硬痠痛幾乎是每個上班族的困擾。
 
解除頸部的不適,可雙手抱頭按風府及風
池穴。風府穴在後腦髮際往上約1指幅中央
處,風池穴則位於後頸部兩側,髮際與脊
椎外側筋
 
處,是頸部肌肉起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針灸科主任
吳建隆提供簡易方法,從風池穴循著髮際
慢慢按到耳朵,「之中有許多穴道,都能
放鬆頸部。」
 
舒緩肩部僵硬,可試試天宗穴,位在上背部,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貼在右肩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
 
中指指尖碰到的點就是天宗穴。
 
不過如果背部穴道自己按不到,可以請家人朋友幫忙。例如常用的肩井穴,一人坐著,另一人站在背後雙手前臂放在背按摩者坐的肩井穴
 
在耳朵垂直與肩膀交會處)前後推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針傷科主任陳萍和建議。
 
也可請自己家人在上背部做大範圍的按
摩,觸碰到的肩中俞、肩外俞穴都能緩解
緊繃的肌肉。
 
五、腸胃功能失調: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的穴道
 
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腸胃功能失調的毛
病,雖不是大病,但症狀發作時相當惱人。
 
 
脹氣令人坐臥難安,按壓內關穴及天樞穴有助消除脹氣。內關穴在手腕橫格紋以上距三指處,以大拇指用力按壓,不適感會逐漸消失。而
 
 
天樞穴在肚臍左右兩邊2寸(約3指)處,可促進腸胃蠕動。
 
 
便秘時,以指尖按壓中脘穴(肚臍正上方4
寸處)、孔最(肘橫紋下4寸處)、天樞
穴、合谷穴,都有助腸胃收縮。或者依照升結腸(右腹
 
部從下往上)、橫結腸(肚臍上方由右到
左)降結腸(左腹部從上往下)順時針方
向搓揉,會按到腹部促進腸胃蠕動的穴
道,也有助排便。
 
胃痛先別急著吞胃藥,按摩或熱敷足三里(膝關節下方3寸)、按壓中脘穴、天樞穴都能減輕疼痛。
 
至於平時腸胃功能的保養,可按摩脾經和
足三里穴,強化腸胃功能,脾經為足部大
拇趾外側至小腿中央,由下往上輕壓或熱
510分鐘。
 
六、生理期不適:三陰交能止痛去寒
 
不少女性飽受經期紊亂、經量過多、經痛
的折磨,有些人甚至要吃止痛藥才能減輕
疼痛。
 
經痛時試試看刺激行間穴、三陰交。行間穴位於雙腳足大趾與二趾之間,能幫助打通肝經,有助解除肝氣鬱滯之害。
 
而位於腳外踝上方距離4指寬、在小腿脛骨內側的三陰交,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經期間單純只有腹痛的人,應該是寒氣太重、凝
 
結小腹,刺激三陰交可以去除體內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
 
其他生理期的困擾,可以試試按摩足部太溪(補腎陰,位於內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點)、足三里(補氣)、等穴道,均可解決生理周
 
期不穩定。
 
七、手腳冰冷:湧泉穴促進血液循環
 
體質虛寒,血液循環不良,經常手腳冰冷
的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呼吸道及腸胃
都會有問題,尤其是老人家下肢冰冷,是
導致心、腦血管
 
病症爆發的主因之一,陳萍和說。
 
按壓湧泉(可滋陰補腎,腳掌底前半凹陷
處,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
分之一處)、關元(肚臍下3寸)、足三里都能促進血液
 
循環,減少不舒服的症狀。
 
湧泉穴更被稱為「長壽穴」,是腎經的首
穴,《皇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
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腎經之氣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
 
常按摩湧出穴能防治哮喘、失眠多夢、頭
暈、頭痛等多種困擾,中國醫藥大學中醫
所教授林昭庚甚至認為,「腳底的穴道只
要認識湧泉穴
 
就足夠了。」
 
八、失眠:合谷、神門穴幫助安神
 
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按壓穴道有
助氣血運行順暢,幫助你入眠。
 
先試試神門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緊拳
頭,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
即是穴位,以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鎮靜安
 
合谷穴能行氣止痛、內關穴友寧心安神,
理氣鎮痛,紓緩心悸、胸悶及失眠症狀的效果。
 
◎一分鐘教室:按壓穴道到底幾次最好?
 
目前中醫界並沒有準則,但共識是按壓穴
道若為保健目的,以一次按壓1520秒,
再休息5秒,反覆做1015分鐘,若為解除疼痛,則要持
 
續按壓到感覺痛點有舒緩跡象。力道要按
到感覺,但不至於疼痛難受。
 
敲打經絡跟按穴道效果是一樣的。取穴
''
時,1寸為一指寬(拇指)、1.5寸為兩指'
寬、2寸為三指寬。
 
◎養生穴位:
 
 
文.李怡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andan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