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雁專欄】誰說濕疹要先袪濕?先補脾陽才對
2018-05-18 白雁 氣功 濕疹 白雁
最近很多人雙腳水腫的厲害,身體沉重,頭部昏沉跟倦怠,
腸胃不舒服,大便黏稠沖不太乾淨等等,
養生專家白雁說,這些其實都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小滿節氣就在五月梅雨季前後,象徵進入高溫多雨的夏季氣候,
濕氣會加重。可是有人就納悶了,
明明最近都是艷陽天,很少下雨啊!濕氣是從哪裡來的呢?
實際上,五月以來降雨雖然不多,但是空氣濕度卻不低,
主要是因為氣溫上升,空氣中的飽和濕度量也會增加。
加上夏季經常吹東南風、南風及西南風,都會帶來水汽,
局部地區易出現驟雨,所以炎熱的天氣下仍免不了濕氣重。
濕氣會侵擾人體健康,白雁指出,小滿時節的濕熱環境,最容易
誘發皮膚病,特別是氣血循環不好的人,不易排汗,就容易長痱子、
濕疹、腳氣、汗斑、手足癬、帶狀皰疹等,根源都是因為濕氣重。

脾好,皮膚才會好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屬土,脾就跟土地一樣,很容易吸水,
所以太多濕氣侵入體內,最容易損傷到脾。
中醫說脾主運化,具有運化水穀精微和水液代謝的功能,把食物轉化
成氣血能量,才能滋養我們的皮膚。但是脾胃功能虛弱的人,對食物及
水濕的運化能力都很差,濕邪長期滯留體內就容易引發皮膚問題。
以皮膚病患者來說,9成都有脾虛的問題。當脾胃不和,水濕內生,脾濕
久了就會變脾虛,身體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謝出去,最後就會溢於皮膚,
透過起疹子、長痘痘、頭臉油膩、生出各種爛瘡腫毒等途徑排出體外。
補脾先補陽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的陽氣,特別是脾陽受損,體內濕氣會
增加,不只皮膚問題多,人的脾氣也變煩躁,就是脾濕和脾虛的結果。
想要徹底解決濕疹等皮膚病,首先要讓脾胃功能好起來,白雁建議,練氣
功補陽氣,是補脾最好的方式。人體陽氣足了,脾胃功能恢復順暢,就有能
力清除體內的濕毒,大部分皮膚病患者在調理脾胃後,皮膚狀況都好轉。
白雁強調,運動出汗是很好的祛濕方法,特別是長期待在
冷氣房的人,最好每天早起慢運動,讓身體微微出汗,
這樣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濕氣和毒素,活絡身體器官運作,
達到補脾虛的效果,腸胃功能調理好,才能徹底解決各種皮膚問題。

新聞照來源:cnews 資料庫
白雁時尚慢動法,輕鬆簡單學氣功,免費體驗課程!!

文章來源:https://cnews.com.tw/113180518a01/
文章引自 LEE:http://blog.xuite.net/ct0118b/twblog/158720077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smile89098/blog/580740215
感恩 白雁家族 大師姐 LINE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