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20種風雅,絕美意境!
古詩詞中有很多常見的意象,這些意像極美,表達著靈動的中國式美學,承載著中國人雅緻的情感審美,是一種獨特而高雅的中國符號。尤其是下面20 個,意象本身,就已經如詩如畫。
月亮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對月思親。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冰雪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柳樹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隋代無名氏《送別》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地方。
蟬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甚獨抱清高,頓成淒楚。——王沂孫《齊天樂》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常以蟬的高潔表示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草木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南浦
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范成大《橫塘》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
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長亭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送別》
在中國古典詩歌裡,長亭已成為陸上送別之所的專名。
琴瑟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周南·關雎》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詩經·小雅·常棣》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
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有時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鴻雁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晏殊《清平樂》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李清照《蝶戀花》
《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
青梅竹馬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裡,兩小無嫌猜。——李白《長干行》
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杜康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
嬋娟
花作嬋娟玉作妝,風流爭似舊徐娘。——劉禹錫《夢揚州樂妓和詩》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張祜《箏》
花冠蕊帔色嬋娟,一曲清簫凌紫煙。——劉言史《贈成煉師四首》
嬋娟,指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嬋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種植物,亦稱麗春花、賽牡丹、蝴蝶滿園春。相傳此花系西楚霸王項羽愛姬虞姬自刎之碧血所化,故有聞虞兮歌而起舞之說。《虞美人》也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
荳蔻
娉娉裊裊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荳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謝逸《蝶戀花》
縱荳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荳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形容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荳蔻年華。
月老
還須月老牽紅線,才得鸞膠續斷弦。——喬吉《雜劇·杜牧之詩酒揚州夢》
《續幽怪錄·定婚店》載,唐朝韋固月夜裡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後,才知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後來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西鄰有女真仙子,一寸橫波剪秋水。——韋莊《秦婦吟》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王實甫《西廂記》
《秋水》是《莊子》中的名篇,意為秋天的水,後比喻女子清澈明亮的眼睛。
歲寒三友
青鬆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陶淵明《飲酒》
誰種蕭蕭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閒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王禹《官舍竹》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指松、竹、梅。宋代林景熙《王雲梅舍記》說:“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取松醜而文、竹瘦而壽、梅寒麗秀,是三益友之意。
花中四君子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薛網《蘭花》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劉禹錫《庭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花 中四君子,指中國古詩文中常提到的梅、蘭、竹、菊。蘭,花朵色淡香清,多生幽僻之處,故為謙謙君子的象徵。菊,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還艷於百花凋後, 不與群芳爭列,故歷來象徵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經冬不凋,自成美景,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徵。 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且具有傲霜鬥雪的特徵,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徵。
紅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朱彝尊《懷汪進士煜》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在唐時甚紅,常用以像徵愛情或相思。
比翼鳥、連理枝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裡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
來源:儒風大家(微信號:rufengdajia)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23/10/19742182_561545270.shtml
文章引自 老師:http://blog.xuite.net/posntung/blog/415689856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ct0118b/twblog/415841564
圖文引用/ LEE:http://blog.xuite.net/ct0118b/twblog/415841564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p201201/10312/41605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