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柏子仁 時逾百歲不見老
吃了柏子仁時逾百歲不見老。柏子仁,又名柏實、柏仁、側柏仁等,
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藥用始載于我國漢朝的《神農本草經》,
被列為上品。並稱有“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濕
痹。
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饑不老、輕身延年”之保健養生功效。
相傳在漢成帝時,終南山中有一條便道,為往來客商馬幫的必經之地。
有一年,目擊者說有一怪物發披及腰,渾身黑毛,一見生人即跳竄逃匿,
其跳坑跨澗、攀樹越嶺靈如猿猴。於是人心惶惶,商賈們非結夥成群
不敢過終南山。消息傳人縣令耳中,縣令疑是強人耍的花招,
就令獵戶圍剿怪物。獵戶圍獲後發現怪物竟是一位中年婦女,即押解縣衙。
據婦女說,她原是秦王的宮女,秦王被滅時逃入終南山,饑寒交迫,無以充饑。
適逢一白髮老翁,教她饑食柏子仁、渴嚼柏葉。初時只覺苦澀難咽,
日久則滿口香甜,舌上生津,以至不饑不渴,身輕體健,夏無炎暑,冬無寒意。
時逾百歲卻不復見老。婦女食柏子仁的消息一齣,世人爭相食用。
祖國醫學認為,柏子仁性味甘、平,人心、脾、肝經。
具有寧心安神、斂汗生滓的功效,可治虛煩不眠、驚悸健忘等症。
據現代藥理實驗表明,它內含大量植物脂肪和少量揮髮油,對陰虛
精虧、老年虛秘、勞損低熱等虛損性疾病大有裨益。
其中著名的中成藥“柏子養心丸”就是以柏子仁為主,配以枸杞子、
麥冬、當歸等治療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噩夢、怔忡
驚悸、健忘遺泄之症。
此外,柏子仁除有滋養之功外,尚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如與甘而滋潤的
蜂蜜配伍,滑利大腸,甚為適宜。若再加上胡桃仁煮粥,其功效更為顯著。
這對於年老體衰、體弱多病之人頗為適宜。吃了柏子仁 時逾百歲不見老
幾款柏子仁小藥方:
吃了柏子仁時逾百歲不見老。柏子仁,又名柏實、柏仁、側柏仁等,
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藥用始載于我國漢朝的《神農本草經》,
被列為上品。並稱有“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濕痹。久服令人潤澤、
美色、耳目聰明、不饑不老、輕身延年”之保健養生功效。
吃了柏子仁 時逾百歲不見老
柏子仁性味甘、平,人心、脾、肝經。具有寧心安神、斂汗生滓的功效,
可治虛煩不眠、驚悸健忘等症。據現代藥理實驗表明,它內含大量植物脂肪
和少量揮髮油,對陰虛精虧、老年虛秘、勞損低熱等虛損性疾病大有裨益。
其中著名的中成藥“柏子養心丸”就是以柏子仁為主,配以枸杞子、
麥冬、當歸等治療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噩夢、怔忡
驚悸、健忘遺泄之症。此外,柏子仁除有滋養之功外,尚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如與甘而滋潤的蜂蜜配伍,滑利大腸,甚為適宜。若再加上胡桃仁煮粥,
其功效更為顯著。這對於年老體衰、體弱多病之人頗為適宜。
1.治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怪夢,怔忡驚悸,健忘遺泄。治以寧心定志,
補腎滋陰:柏子仁120克,枸杞子(酒洗曬)90克,麥冬、當歸、石菖蒲、茯苓各30克,
元參、熟地(酒蒸)各60克,甘草15克。先將柏子仁、熟地蒸過,石器內搗如泥,
余藥研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燈芯湯或龍眼湯送下。
2.治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成末。
加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以少許黃丹湯服二三十九,食前服。
3.治脫髮:柏子仁、當歸各500克,研細末,煉蜜為丸,
每日3次,每次飯後服6~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