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護脾胃不著涼,秋冬不再愛拉稀
作者:白雁老師 發表日期:2017-11-03
進入秋冬,從先前的高溫炎熱,轉變為冷涼、
日夜溫差大的季節,這個時候,同時也是容易腹瀉的好發時節。
「腹瀉」就是一般俗稱的拉肚子,因為秋冬都屬於
寒氣的季節,很容易導致腹瀉,所以這個時節,
大人和小朋友都應該要更呵護胃腸,免得受細菌病毒的打擾。
小朋友腹瀉,多半受到輪狀病毒的感染,輪狀病毒在氣溫下降
的環境中滋生很快,再加上小兒的抵抗力弱,身體的免疫功能
不能很快適應天氣的突變,就會容易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拉肚子。
固護後天脾胃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由於小朋友的臟腑比較嬌嫩,體質弱,肺、
脾、腎先天不足,在天氣轉變的時候,不小心受到外邪,或者半夜踢
被子容易受涼,腸道感染了、著涼了,在體質不調的情況下,
一旦又吃到不乾淨、較難吸收消化的食物,就會很容易拉肚子。
因為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有80%集中在腸道,是人體最大
的免疫器官,而小朋友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會比大人
更容易感染腸胃疾病。而一旦拉肚子,又會影響小朋友的免疫
功能和生長發育,爸爸媽媽可別輕忽孩子拉肚子的問題。
脾胃是後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胃主腐熟食物。
小朋友後天脾胃假如沒有固護的話,吃進的食物讓脾胃
承受不了,就容易導致脾胃受病,消化功能紊亂,一紊亂飲食在
胃中水谷精微不化,水濕合污而下,造成腹瀉。
早臥早起秋氣平
氣候轉涼變冷,腹瀉讓小朋友的腸子蠕動加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將加重腹瀉。
爸媽可以用熱水袋熱敷,讓小朋友的腹部保暖。
此外,我們的脊椎是督脈, 主一身之陽,「捏脊」
可調理陰陽, 健脾補腎,所以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療法來緩解。
「捏脊」的方法,都曾在先前積食等文章提過,首先,我們可以
先將橄欖油或精油塗抹在手上,把手搓熱,
然後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
1、從後背沿著脊椎骨兩側旁的位置,由下至上的推按,
一路推到頸部,重複數次到背部泛紅。
2、再從小腿和大腿的外側,由下至上的推按。
3、用手心幫孩子把腳心搓熱。
4、讓孩子喝下一大杯溫開水,或者柳橙汁加鹽巴。
以上的步驟,每2個小時重複一回合。
為了避免不斷拉肚子,平時我們就要養護孩子的身體,
帶領他們一起養成慢運動的習慣,「地環式」是古代道家
秘傳的功法,這個功法,可以幫助我們活絡帶脈,幫助食物
的消化,持續的練習,會感覺到腰部的柔軟,身體溫暖起來。
因為進入萬物收斂、沉潛的季節,所以各位爸媽和小朋友,
也都要一起順應自然,放慢腳步、早睡早起。

親子大雁是白雁自主健康管理學最熱門的課程之一,是亞洲區親子互動的口碑課程,更是眾多專家、企業主推薦的健康教育養成課程。
歡迎跟我們一起一起Playing based learning,玩中學,
玩中練,播下身心健康的種子,陪孩子一起長大。
免費試聽課程報名
▲實用小功法:地環式
1、雙腿放鬆站立與肩同寬,兩手向上慢慢抬起至與胸同高,
膝蓋彎曲,兩手向前伸放鬆不打直,手心朝下。
2、兩手臂向左平移到左後方,兩手收回,
以左手虎口卡住左腰,右手卡在肚臍附近,維持腰不動。
3、上半身和兩手同時右轉推向右後方,直到右手來到右腰,
左手置於肚臍附近。此時兩手再次從右後方向上抬起至
與胸同高,身體和手平滑回原本左後方的位置,以上完成
一個左邊地環,以第一次手碰觸到左腰起算,共做三次。
4、做完三次後,兩手從左後方抬起與上半身平移到前方,
兩手放下。再從動作2開始,兩手臂向右平移到右後方,
以右邊方向重複動作三次。
完成右邊地環共三次後,兩手從右後方抬起與上半身
平移到前方,兩手收回丹田,交疊向丹田灌氣20秒。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照片提供:白雁老師
數位編輯:陳玉玲
文章摘自: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9741
文章引自 LEE:http://blog.xuite.net/ct0118b/twblog/544009269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smile89098/blog/544212439
感恩 白雁家族 大師姐 LINE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