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
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
並被後世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
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
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

在這本書中,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
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
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
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
書中的諄諄教誨,
對於生活在浮躁喧囂當下的我們,意義尤為明顯。

1、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
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
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譯:一切的福田,都在於方寸之間,
從心中去尋找,沒有什麼不感通的。
追求在我,不單單能夠得到道德仁義,也能得到榮華富貴。
道德和富貴都能得到,這才是孟子說的“是求有益於得也”。
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馳求,
那麼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憑命運,
道德與富貴都會失去,所以沒有一定益處。

2、改命的開始:反省自己
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
餘追省良久,曰:不應也。
科第中人,類有福相,餘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
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
直心直行,輕言妄談。
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譯:雲谷禪師說,你自己揣測一下能不能中科舉?
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說:不應該。
中科舉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氣很薄,
又不能積累功德來培養後福,
而且很沒有耐心,不能容納別人。
我時常用自己的才智來欺壓別人,
直心直行,說話很隨意,說了很多錯話。
像我這樣福氣淺薄之人,怎麼會中科舉呢?

3、做人不要太清高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餘好潔,宜無子者一。
譯:土地污穢的地方才會有生物,
水流清澈的地方常常沒有魚蝦。
我清潔過度,這是我不應該有孩子的第一條原因。

4、心胸,就是財富
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
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
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
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譯:這人世間擁有千金財富的,必定是千金人物;
擁有百金家產的,必然是百金人物;
應當餓死的人,必然是餓死的人物;
上天只不過是根據人的材質而定,
何曾加了自己的意思在裡面?

5、效法天道,方能趨吉避凶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
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兇何可避?
開章第一義,便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譯:《周易》為君子謀劃,趨向吉祥避開凶險。
如果天命是一成不變的,那吉祥怎麼可能趨向,
凶險又如何避開呢?
《易經》開篇就說,積累善業的家庭,
必然有餘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嗎?

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譯:即使是命中應該榮華顯貴,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頭;
即使是命中應該萬事順利,也要常常存不順的念頭;
即使是現在是衣食無憂,也要常常存在貧困的念頭;
即使是人們都敬愛你,也要常常存在恐懼的念頭;
即使是家中德望很高,也要常常存在卑微的念頭;
即使是你學問非常優秀,也要常常存在淺顯不堪的念頭。

7、因循度日,枉對一生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
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譯:一定要每天都知道自己的過錯,天天努力去改,
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就是一天安於現狀,
一天沒有錯誤可改,就是一天沒有進步。
世上聰明伶俐的人不少,
但觀察他們德業都沒有進步廣大的原因,
都是因為“因循”這兩個字,耽誤了自己的一生。

8、知恥的人,才是活得最從容的人
恥之於人大矣。
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
此改過之要機也。

譯:知道恥辱對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因為不喪失恥辱之心,這就可稱之為聖賢之人了,
如果喪失掉了恥辱心,那就和禽獸沒什麼兩樣。
這就是改過的關鍵點。

9、誠實面對內心,活出勇猛心
鬚髮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
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
大者如毒蛇囓指,速與斬除,
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譯:要發勇猛心。
人們不肯改過,多半是因為因循守舊,不肯向前;
我們要鼓舞振作起來,不要遲疑,不要等待。
對於小的過惡,要如同肉中有芒刺一般,立刻剔除;
對於大的過惡,要想毒蛇咬自己的手指一樣,
要快速斬斷,沒有絲毫的停滯,
這就是《周易》中所說的風雷之所以叫益的原因。

10、別拿著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
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譯:如果聽到別人毀謗我就大發雷霆,
那就如同春蠶吐絲成繭一樣,自己把自己束縛了。

11、從心改過的人,方是人中丈夫
何謂從心而改?
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譯:什麼叫從心改正過錯呢?
過錯雖然千端萬緒,但歸納起來都是一心造作。
如果我的內心不妄動,過錯又如何產生呢?

12、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
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
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
且為艷稱而廣述之。

譯:不要以自己的長處去掩蓋別人,
不要以自己的善事來彰顯他人的不足,
不要以自己的才華與技能來困擾他人。
收斂自己的才華與智慧,虛懷若谷;
看到別人的過失,幫著包容掩蓋。
一來,可以讓他自己反省修改過錯,
一來可以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
見到他人稍微有些長處可取,善事可標,
就要向他們學習,並要交口稱讚,廣為他人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