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維生素 D 含量可能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因為最近的研究已經指出維生素 D 是抵抗肺癌的重要成分。目前為止,肺癌是最常導致已開發國家人口死亡的三種癌症之一,每年造成一百萬人死亡。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較高的肺癌發生率和較少的陽光照射有關。這項研究比較了全國及全世界 111 個國家肺癌發生率的數據,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肺癌與吸菸和照射較少 UVB 有關。儘管目前的研究只著重在肺癌,有關其他癌症的研究已經指出癌症大多發生在距離赤道較遠的地區,顯示維生素 D 含量較低也是癌症風險較高的因素之一。
維生素 D 傳統上大多只被認為和骨骼健康及佝僂症有關。但是最近已經有更多發現顯示人體中有些細胞和組織含有維生素 D 受體,這是維持正常功能運作所必須的,因此科學家對於這個潛在的作用感到興致勃勃。有關維生素 D 能夠預防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現已經掀起激烈的辯論,人們熱切想知道維生素 D 是否就是全球癌症問題的解答。
早在 2001 年,刊載於《英國癌症期刊》的一項研究即揭示,攝取煮熟及生的魚肉能夠降低日本人罹患肺腺癌的風險;更新的一項挪威研究也發現,攝取魚肝油具有預防肺癌的作用。魚肉和魚肝即是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之一。
有趣的是,維生素 D 其實並不是一種維生素,而是一種影響許多生理過程的荷爾蒙。人體需要照射足夠的陽光以製造維生素 D,維生素 D 能夠儲存在皮膚當中,直到人體需要使用;而經由照射陽光幾乎不可能獲取過量的維生素 D,因為人體機制會控制所需的含量。
經由食物攝取維生素 D 可能不太足夠,因為天然含有維生素 D 的食物不多,於是補充品成為陽光照射不足時的選擇之一。美國官方建議的維生素 D 攝取量是 70 歲以下每天 600 國際單位,70 歲以上每天 800 國際單位;但是最近一項研究指出,若是要達到預防癌症的作用,成人每天應該攝取 4,000 至 8,000 國際單位。
有關維生素 D 有助降低癌症風險的可能解釋是維生素 D 能夠經由掌控細胞的增殖控制抑制癌症的基因,也有可能是維生素 D 能夠促進細胞死亡及重生,進而減少惡性細胞生存的可能性。一旦完成工作,維生素 D 即會自行毀滅,不會進入循環系統影響鈣的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