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定要扔掉三樣東西,撿起三樣東西✿✿⊱╮
人到中年,一定要扔掉三樣東西,撿起三樣東西✿✿⊱╮
一、扔掉三樣東西
1、無用的社交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擔子重,該放棄的社交就要放棄了。
中年人,已經褪去了少年的青澀,慢慢成熟起來,
漸漸定型定性,性格各異的人再磨合下去也是
浪費時間,不如不再彼此損耗。
中年人,已經到了安身立命的年紀,更多的時間
要回到自己內心,在獨處中修煉自己,而不是在熱鬧中丟掉自己。
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的家人;
放棄無用的社交,不再損耗自己的生命;放棄無用
的社交,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2、抱怨
面對種種不如人意,有些人喜歡抱怨,喋喋不休的數落這個、
數落那個,做事也不情不願,天天都覺得世界欠自己的。
抱怨是一種會傳染的負能量,他一邊摧垮你的意志,
告訴你這件事你完不成,一方面,還會把這些負面傳遞
給身邊的人,讓人敬而遠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人要心裡裝著別人,別人才
會拿你當朋友。無所顧忌的把朋友當成情緒的垃圾桶,
證明他本身缺乏足夠的教養。
世事越灰暗,陽光越珍貴。自救者人恆救之,
這個世界上,能做的事情就去做,發牢騷只是
白白遭人反感,做不到的不如就順其自然。
3、忙碌
人到中年,身上的擔子重了,但是身體不如以前了。
這時候不要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忙忙碌碌不拿身體當回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要等到百病纏身才追悔莫及。
年輕的時候可以拿命換錢,年老了拿錢可換不了命。
身上的擔子越重,就越要重視自己的健康,不要透
支自己的生命,趁著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多跑跑步,多打打球。
無論事情再忙,心也不能忙。有一顆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心,
才能有風風火火做事的身。心裡閒適淡然,才能不計較成
敗得失地去忙,才能不會在忙裡丟掉了自我與性靈。
心中的這份閒,是生命的自由空間,正是它的存在,
讓生命閒適而不散漫,忙碌而不慌張。
二、撿起三樣東西
1、善良
行善,不避小事,貴在堅持。它會慢慢改變你的心態、
進而改變你的氣質,甚至你的容貌。年歲漸長,那些
溫柔的善良一一刻在臉上。望著那個慈眉善目的長輩,
誰會不敬他愛他呢?
一個人修行到深處,才開始明白:行善,求的不是福報。
作惡,也無需神明的懲罰。
善,是神的恩賜,他賜予人類善良是為了讓人的生活
變得更好接受了這恩賜的人,從此過上了一種有價值的生活。
他們的生活變得快樂而富有意義。拒絕這恩賜的人,
心裡始終是殘酷而冰冷的,他們活了一世,
卻從來沒有嚐到溫柔善良的滋味。
2、慈悲
佛經上說:“一滴水中有四萬八千蟲。”一個生命,
無論其多麼卑微,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即便是水中看不見的浮游生物,一樣應該得到人的敬重。
老話講,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
只有做了錯事的人。人到中年,不再偏激,
多了一份易地而處地寬容和體諒。
我們不會再輕易的否定一個人,不會輕易的去為誰貼上惡
的標籤,打入另冊。因為歲月讓我們知道,每個人有
每個人的難處,倘若可以擔待,盡一份力也總是好的。
3、獨立判斷
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在網絡信息大爆炸的今天,
我們每天都在接受著無數的信息,這些形形色色的信息中
有真有假,加上時代不斷發展,新的觀念接踵而至,
光怪陸離比比皆是,這樣的情況下,獨立判斷顯得尤為重要。
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
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觀念,升級自己的思維方式,才能做
出自己的獨立判斷。這樣的人不盲從,不被時代攜裹,
不被流言左右,不疾不徐,穩穩噹噹地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
來源:儒風大家
圖文摘自:侃政商
文章網址:http://blog.xuite.net/smile89098/blog/520370357